[实用新型]一种叉装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257.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彦;沈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华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12;B66F9/22;B62D5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叉装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综合装载机和叉车技术发展起来的叉装车,具有叉装重量大,操作灵活的优点,已在石材装卸和集装箱装卸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石材开采体积越来越大,集装箱的装卸和堆垛、取料、装料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对叉装车的装卸能力也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
2012年09月26日公布一项申请号为201210190601.4、名称为“一种叉装车”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工作装置、驾驶室、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前后驱动桥,工作装置、驾驶室安装在前车架上,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平衡重块装在后车架上,工作装置的提升机构为八连杆结构,制动装置对称安装在驱动桥的两端,每个制动装置由一个制动盘和三个制动钳组成,三个制动钳沿制动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这种叉装车虽然具有驾驶员的视野较好,装卸货物较为平稳的特点,但是这种叉装车只能装卸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货物。主要原因是,一是当货物体积较大时,其工作装置的前摇臂移动轨迹会与货物相干涉,限制装卸货物的高度;二是其工作装置的提升机构为八连杆结构,虽然其提高操控灵活性,但也限制提升重量,其能掘起的货物重量较轻;三是虽然沿制动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三个制动钳,提高制动能力,但是当叉装车承受重载时,由于制动盘的发热,制动的可靠性会降低。因此其装卸能力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叉装车,能叉装体积较大、重量大的物料,且卸载距离长、卸载角范围大,操作灵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装车,包括装有轮胎的前、后驱动桥、前车架、后车架、副车架、驾驶室、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传动轴、平衡重块、工作装置,前车架下部前侧装在前驱动桥上,后车架的下部通过副车架连接在后驱动桥上,驾驶室、发动机安装在后车架上,发动机通过变矩器、变速箱、传动轴连接前、后驱动桥,平衡重块连接在后车架的后部,所述工作装置包括一个动臂、两个动臂油缸、两个摇臂、一个转斗油缸、两个拉杆,货叉,动臂的下端铰接在前车架的上部,动臂的上端铰接在货叉的后下部,两个动臂油缸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前车架的下部的两侧,两个动臂油缸的上端铰接在动臂中部的两侧,两个摇臂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动臂中部的两侧,转斗油缸的下端铰接在动臂下部的上侧,转斗油缸的上端通过一连杆与两个摇臂的上端相铰接,两个拉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摇臂靠近上端处,两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货叉的后上部。
优选所述动臂包括动臂本体、连接在动臂本体上的凸起,动臂本体由两个端头和中间部分连接而成;其中一个端头的端部设有两个铰接通孔与前车架相铰接,另一端头的端部也设有两个铰接通孔与货叉的后下部相铰接;所述中间部分包括与所述两个端头相焊接的左右侧板和上下盖板,所述中间部分的左右侧板与上下盖板也相互焊接在一起,所述凸起包括两个平行侧板,两个平行侧板延伸至所述中间部分的左右侧板之间且与所述两个端头和所述中间部分的上下盖板相焊接,所述两个平行侧板的自由端上设有铰接通孔与转斗油缸的下端相铰接;所述动臂本体的中间部分上设有两根平行的铰接销轴,两根铰接销轴分别穿过所述中间部分的左右侧板和所述两个平行侧板并相互焊接在一起,一根铰接销轴的两端与两个动臂油缸的上端相铰接,另一根铰接销轴的两端与两个摇臂的下端相铰接。这种动臂结构具有较强的抗扭能力和抗弯折能力。
进一步改进,所述动臂本体的两个端头由铸钢件构成;所述动臂本体的两个端头上各设有多个连接凹槽,所述构成凸起的两个平行侧板分别插入两个端头上的连接凹槽且相互焊接,所述中间部分的左右侧板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端头的连接凹槽且相互焊接。进一步提高动臂各零件的连接强度,提高动臂的强度。
优选所述的货叉包括货叉支架、两个铲刀,货叉支架的后下部与动臂的上端相铰接,货叉支架的后上部与两个拉杆的一端相铰接,货叉支架的前上部设有一个固定轴,两个铲刀的上部分别套在固定轴上且可沿固定轴的轴向移动,货叉支架的前部还设置两个与固定轴相平行的调节油缸,两个调节油缸分别与两个铲刀相连接。这样通过调节油缸就能自动调节两个铲刀的距离,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华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华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髓机械压迫装置
- 下一篇:高浓度水煤浆长距离管道复线组合泵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