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后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5769.1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卡驾驶室后支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充液胶垫的新型驾驶室后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轻卡驾驶室后支撑机构基本上都是采用左右分离的形式,左右后支撑相互独立,分别固定在车架的左右纵梁上。驾驶室通过后支撑上传统的汽车驾驶室橡胶胶垫悬置实现减振。
由于左右后支撑分离,左右后支撑间距容易受车架外张的影响,导致驾驶室与船型支架干涉。传统的汽车驾驶室橡胶胶垫悬置对于低频和高频振动的隔振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后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驾驶室后支撑结构,包括:
管梁支架,包括U形管和底脚支座,所述底脚支座固定在U形管的两端起支撑作用;
胶垫托架,包括固定胶垫的圆管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圆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脚支座固定连接;
胶垫,固定在所述圆管上;
小船支架,固定在所述胶垫上。
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管壁上设有凹坑。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圆管固定连接的弧形固定臂、和与所述底脚支座固定连接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所述弧形固定臂与圆管为同心圆结构,所述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与固定臂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臂长于上支撑臂,所述弧形固定臂为优弧固定臂。
优选的,所述胶垫为圆形胶垫,其直径与所述圆管的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胶垫为充液胶垫。所充液体为水与乙二醇混合物,其保证了在高寒环境下能够使用。
优选的,所述小船支架由锁钩固定销轴和船型支架安装面组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拉环和/或挡泥板安装架,所述拉环和/或挡泥板安装架设置在所述胶垫托架上。所述挡泥板安装架用于安装挡泥板,所述拉环用于和锁止机构的安全挂钩配合,安全挂钩挂在拉环上作为驾驶室锁止机构的保险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管梁结构,保证了左右后支撑间距不受车架外张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管梁支架采用空心管结构,有效增强了其抗扭转性能;所述U形管和两端底脚支座焊接成筐型结构,增加了结构强度;U形管上添加了凹坑特征,提高了U形管抗弯性能。所述胶垫托架采用托架焊接圆管的形式,托架支撑面超过圆管圆心,提高了胶垫的稳定性;同时胶垫压装进圆管,通过圆管限制了胶垫的安装位置,保证了安装精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管梁支架来连接车架两端,并作为小船支架的安装载体。小船支架与驾驶室底板后支撑钣金型面贴合,并通过橡胶垫块减震。由于小船支架是固定在整体管梁支架上,所以车架的外张影响不到左右后支撑间距,提高了装配精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充液胶垫结构与传统的汽车驾驶室橡胶减振装置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低频阶段获得较高的动刚度和良好的阻尼限制低频大幅振动;高频阶段通过解耦通道的作用降低液压悬置的高频动刚度,消除动态硬化现象,提高隔振效率;
总之,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管梁结构,保证了左右后支撑间距不受车架外张的影响。提供一种全新的充液胶垫悬置来代替传统的汽车驾驶室橡胶胶垫悬置,从根本上解决汽车驾驶室的减震降噪问题。通过使用充液胶垫能够有效抑制驾驶室的低频大幅振动,同时消除驾驶室内的高频噪音,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支撑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支撑结构的管梁支架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A断面图;
图4为图1中B-B断面图;
图5为胶垫托架主视图;
图6为胶垫托架左视图;
图7为小船支架的主视图;
图8为小船支架的左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小船支架1,锁钩固定销轴11,船型支架安装面12,螺栓孔121,胶垫2,管梁支架3,U形管31,凹坑311,底脚支座32,胶垫托架4,圆管41,支撑架42,弧形固定臂421,上支撑臂422,下支撑臂423,拉环5,挡泥板安装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位并不局限于以下实例,应包含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5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