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移动电源的加密移动硬盘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4967.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刚;车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G06F21/8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源 加密 硬盘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加密移动硬盘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广泛应用,各类数码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移动概念在从商务办公到个人娱乐休闲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个人资料的存储需求,尤其是对移动存储的需求增长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近些年来,在移动存储市场中,移动硬盘以其相对于光介质存储(如CDRWDVDRW等)更高的存取速度,更简单的存取过程和相对于闪存存储(即U盘)更大的容量,更低的价格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普通消费者和商业用户的青睐,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
移动存储设备给人们带来便携性好处的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数据安全性、设备私密性、掉电保护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传统的移动硬盘在数据安全性和掉电保护性能等方面一直存在难以克服的瓶颈。无论是采用内置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作为存储设备,当出现突然掉电的情况下,传统的移动硬盘都会存在盘受损、数据丢失、文件系统破坏等损坏几率,严重时将导致整个盘报废。因此本质上来说,所有的问题都可归结为安全性问题,而追求更加安全、更加实用的移动硬盘—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硬盘盒产品,能方便用户灵活配置硬盘;同时带加密功能的移动硬盘盒产品也在数据加密和设备私密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在掉电保护等数据安全性方面的根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另外由于用户自行配置的硬盘种类很多,对于功耗大、峰值工作电流大的硬盘—不可避免地给硬盘盒的供电带来压力和数据读写隐患。
另外一方面,针对数码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更加频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如何提高数码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方便人们的生活、及时补充电源、发挥其最大功用的重要性就更加刻不容缓。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电源属于独立型产品,功能较为单一,未能发挥其在掉电保护、不间断供电方面的效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移动电源的加密移动硬盘盒,其不仅可以为自身供电,还可以对外部设备供电,实现了功能的多样化,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移动电源功能的加密移动硬盘盒,其包括:与外部主设备连接的数据接口;具有硬盘接口的内置硬盘;获得按键信息的按键检测电路;连接数据接口以及硬盘接口的主控电路;与所述按键检测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用户密码识别和控制电路;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与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放电接口相连的电源管理电路,其还与所述内置硬盘、主控电路和用户密码识别和控制电路相连以为它们提供电源;与电源管理电路相连的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硬盘接口连接的第二控制器以及负责两种控制器之间的数据转换的第一微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加解密模块,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在接收到来自用户密码识别和控制电路的解锁信号时允许所述加解密模块运行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之间,将来自第一控制器的数据进行加密后发送给第二控制器,将来自第二控制器的数据进行解密后发送给第一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密码识别和控制电路包括存储单元和第二微控制器,所述存储单元内存储有密码数据,所述微控制器获取来自按键检测电路的按键信息,并将其与所述存储单元内的密码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两者相匹配,则向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一微控制器发送解锁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密码识别和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显示解锁状态的并且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解锁状态指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可充电电池经由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内置硬盘、主控电路和用户密码识别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所述可充电电池经由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放电接口提供电源;所述充电接口经由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该USB接口还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在所述USB接口与外部主设备连接时,所述USB接口为经由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或为所述内置硬盘、主控电路和用户密码识 别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4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