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7744.7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涛;高冠慧;谢晓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马翠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领域,特别是利用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形成的新型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然而目前世界海洋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石油泄漏被称为海洋污染的超级杀手,石油污染物与常规污染物有所不同,一旦污染水域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不易遭到破坏,并且仍保持它的持久性、累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时,必然危及机体,表现出致癌性、致变性和致畸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制开发溢油处理技术,改善和恢复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上对油污的治理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采用的是包括乳化分散剂、集油剂、凝油剂等在内的化学消油剂。化学消油剂对厚度小于1mm的油膜可有效清理。但化学方法会消耗大量的药品,另外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理方法一般采用围油栏、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吸油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无机多孔物质及纤维等)清理油污。此类方法随海况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回收能力变化较大,当工作条件恶劣时,其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目前研究的其他吸附油污材料中,大都采用有机材料制备而成,其在高温下极易降解,因而无法将吸附的油污从吸附材料中分离而进行二次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泥沙用水清洗后,加入盐酸中浸泡;固液分离后获得的沙粒烘干备用;
步骤二:取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所述沙粒后在100~120℃温度下搅拌、旋涂,使所述有机溶剂挥发,且所述沙粒表面包覆所述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而呈现灰褐色;
其中,所述沙粒、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和有机溶剂的比例为5~20g:0.1~10g:100~800ml。
其中,所述沙粒、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和有机溶剂的比例为5~20g:0.1~0.5g:100~300ml。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或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盐酸浓度为10~30%。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搅拌旋涂时间为2~5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方法获得的吸附材料,其包括沙粒以及包覆于所述沙粒表面的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所述沙粒与所述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0.1~10。
其中,所述沙粒与所述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0.1~0.5。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处理后的泥沙表面包覆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夹层复合物形成一种高效的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针对有机油污物有良好的吸附活性,吸附容量可达到其自身质量的15倍以上,明显优于现有有机吸附材料。另外更值得重视的是,该吸附材料能浮与水体表面,并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与抗氧化性,可应用于极端恶劣条件及紧急环境,且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吸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附材料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其包括沙粒以及包覆于所述沙粒表面的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其沙粒和六方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5~20:0.1~10。
下面介绍这种吸附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泥沙的预处理。取一定量的泥沙(如河沙、海沙等常见天然水流中所挟带的固体颗粒,且对泥沙的颗粒大小并无限制。)用水清洗三遍后,过滤。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的盐酸至浸没该泥沙,搅拌,然后静置浸泡1小时。盐酸的浸泡可清洗泥沙表面的杂质,降低泥沙的表面张力,使后续步骤中的复合物更稳定包覆。完成盐酸浸泡后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后获得沙粒,置于烘箱中65℃烘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标签的数据关联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扩容集群节点的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