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污泥化学调理强化初步机械脱水联合电渗透两级深度脱水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37708.0 申请日: 2013-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4098250A 公开(公告)日: 2014-10-15
发明(设计)人: 杨家宽;鄢金松;梁莎;麦亚强;虞文波;时亚飞;张诗楠;宋健;张昊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亿维德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柳州市德缘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2F11/14 分类号: C02F11/14;C02F11/12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地址: 100068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市政 污泥 化学 调理 强化 初步 机械 脱水 联合 渗透 两级 深度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化学调理强化初步机械脱水-电渗透两级深度脱水新方法,属于城镇污水排放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领域,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及处置的新工艺,符合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要求。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仍以生物法为主,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况公报2006-2010》的相关统计,2010年全国脱水污泥(含水率以80%计)的总产量接近2200万吨。《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1版)》指出,2015年年末,我国脱水污泥年产量将超过2600万吨。 

污泥是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简称EPS)为骨架的亲水性有机聚集体,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也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盐类以及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污泥中EPS所形成的大量亲水性污泥絮体结构是污泥脱水研究关注的焦点。由于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颗粒细小、EPS亲水性强、比表面积大、强胶体结构的特性导致了污泥可压缩性能差,在过滤的后期会堵塞滤饼的孔隙,阻塞了水的过滤通道,导致目前机械脱水效率较低,脱水困难。 

污泥脱水困难与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很大关系,一般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划分为自由水(Free Water)和结合水(Bound Water)两大类。自由水为在污泥中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固体颗粒影响的水分,约占70%;结合水为受固体颗粒的存在而影响其性能的水分,约占30%,包括毛细水、吸附水及颗粒内部水(见图1)。通常认为,污泥中自由水含量是污泥机械脱水的上限。所以,怎样将污泥中的结合水有效转变为自由水是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因此,为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机械脱水前一般需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调理,改变污泥中水的结合方式,改善污泥EPS的亲水结构,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污泥脱水工艺是用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絮凝剂调理污泥,经过离心脱水或带式压滤脱水后,仅能得到含水率80%左右的脱水泥饼。该工艺虽然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机械脱水污泥含水率小于80%的要求,但无法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中要求的污泥混合填埋含水 率≤60%。也无法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0]157号文件要求“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无机复合污泥脱水调理剂及其应用》(公开号CN101851053A)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用调理剂及调理方法,具体为加入占污泥干基重量10100%的污泥调理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氢氧化钠)调理污泥,用板框压滤机对调理污泥进行脱水,但是只能获得含水率70-75%脱水污泥。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污泥浓缩、脱水处理方法》(公开号CN102617013A)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用调理剂及调理方法,具体为在含水率为99%的剩余污泥中加入占污泥干重0.3%的聚丙烯酰胺调理污泥,对调理污泥进行浓缩;再往浓缩后污泥中加入占污泥干重15%的生石灰及5%的聚合氯化铝对污泥做进一步的调理,然后采用隔膜板框压滤机对调理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可降至60%以下。 

中国专利文献《污泥脱水用调理剂及调理方法》(公开号CN102001814A)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的调理剂及调理方法,具体为对含水率80%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按1∶1.1的质量比加水稀释搅拌,投加占待处理污泥干重30-60%的调理药剂(包括铁盐、生石灰、煤矸石及高锰酸钾)。调理后通过高压板框压滤机(压力6.5MPa)进行脱水,泥饼含水率可降至60%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维德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柳州市德缘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亿维德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柳州市德缘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