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甲醇制烯烃的纳米颗粒堆积的B-Al-ZSM-5沸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5064.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唐颐;张宏斌;胡志洁;秦枫;徐华龙;沈伟;王磊;张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40 | 分类号: | C01B39/40;B01J29/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甲醇 烯烃 纳米 颗粒 堆积 al zsm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颗粒有序堆积的B-Al-ZSM-5沸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ZSM-5 沸石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十元环的直孔道,孔径为0.54nm x 0.56nm,十元环正弦孔道0.51nm x 0.54nm)及酸性质,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的各个方面,如:甲醇制烯烃(MTO),长链烃类化合物的流化催化裂化(FCC)工艺等。其中,ZSM-5 沸石催化剂对于增产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改善ZSM-5沸石催化剂在甲醇制烯烃工艺(MTO)对丙烯的选择性以及延长反应的寿命,一方面不同结构的多级孔道ZSM-5沸石催化剂逐渐被合成出来,另一方面不同杂原子(Ga、B、Fe、Cr 等)被引入ZSM-5沸石合成中。引入多级孔道可以改善扩散阻力,暴露更多活性位,增强抗积碳能力,引入杂原子则可以有效地调节沸石骨架酸性质,从而得到更好的丙烯选择性和更长的催化剂寿命。
本发明采用在普通合成体系中加入晶种或是诱导剂,并引入硼源,通过调变合成配比、反应条件或加入些添加剂,一步法方便快捷地合成一种纳米颗粒有序堆积的B-Al-ZSM-5沸石催化剂。这样可以同时对样品结构和酸性进行改善和修饰,使其更适合甲醇制烯烃工艺。该样品合成时间短,耗能少,模板剂用量低,易分离合成,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控、经济合理地制备用于甲醇制烯烃的纳米颗粒有序堆积的B-Al-ZSM-5沸石催化剂的方法,并将制备的沸石催化剂用于甲醇、二甲醚制烯烃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用于甲醇制烯烃的纳米颗粒有序堆积的B-Al-ZSM-5沸石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硅源、铝源、碱源、有机模板剂和水混合;
(2)加入硼源、MFI型的沸石晶种,调变合成配比,配成混合溶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物置于80~240℃下水热晶化反应1~480小时;
(4)将步骤(3)中晶化后的样品分离,大量水洗涤至中性,并烘干;
(5)将所得样品,在空气气氛下520--580℃保持4-8 小时,焙烧除去模板剂;
(6)离子交换成氨型ZSM-5 沸石,焙烧得到氢型B-Al-ZSM-5沸石催化剂。
本发明步骤(1)中,原料的摩尔配比为:SiO2/Al2O3为80~500,OH-/SiO2为0.05~0.8,H2O/SiO2为10~100,SDA/SiO2为0~0.6,其中SDA为有机模板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硅源选自正硅酸乙酯,硅胶,硅酸,白炭黑,硅溶胶,水玻璃和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铝源选自异丙醇铝,铝酸钠,铝箔,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氢氧化铝,薄水铝石及拟薄水铝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硼源选自硼酸,硼酸钠,氧化硼、三氯化硼、磷酸硼中的一种或多种;碱源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或是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模板剂(SDA)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碳原子数为1~4 的烷基季铵盐或碱,碳原子数为1~4 的烷基叔氨,碳原子数为1~6的仲胺或二胺,碳原子数为1~8的叔胺。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MFI型的沸石晶种溶液为MFI结构的小颗粒沸石原液、水溶液或未晶化完全的结构诱导剂;晶种的用量为总SiO2和Al2O3量的0.1~20wt%,晶种颗粒大小为10~2000nm。
本发明步骤(2)中,可以加入部分无机盐用于调变凝胶状态,所述无机盐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氟化钠等。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晶化过程可以采用恒温过程,也采用分步变温过程;所述晶化过程可以采用低温常压回流晶化,或者采用高压反应釜晶化。
本发明制备方法,产率高,耗时低,模板剂用量少,易分离合成,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5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车加热炉台车承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管式炉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