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5308.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三;王荣甲;韩绪顺;侯延河;张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6 | 分类号: | H01B3/46;H01B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5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 电缆 导体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具体的说是适用于高温高压井用承荷探测电缆导体与绝缘层之间的封堵以及绞合导体的多股导线之间的空隙的封堵,属于承荷探测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结构的承荷探测电缆,截面形状为圆形,由外向内顺序描述:由铠甲层、绝缘层、多芯铜导体构成。因为导体层采用多根铜线绞合而成,因此导体与绝缘之间以及多股铜导线之间形成的间隙。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导体与绝缘之间的封堵以及多股铜导线之间不会出现窜气现象,统计显示当温度高于150℃,压力大于60MPa时就容易出现窜气现象,甚至造成电缆破坏,测井失败。经过市场调研,目前尚未发现比较好的防止窜气现象发生的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本发明的组成按重量份剂分配如下:
耐高温硅脂:60%,纳米石墨粉:20%,耐高温硅油:20%。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可以有效防止高温高压下导体与绝缘层之间以及绞合导体的多股导线之间的空隙的窜气现象的产生,保障测井工作的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单芯承荷探测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芯承荷探测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铠层,2、内铠层,3、绝缘层,4、导体封堵层,5、绞合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本发明的组成按重量份剂分配如下:
耐高温硅脂:60%,纳米石墨粉:20%,耐高温硅油:20%。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配方材料混合在一起后通过涂料研磨机研磨,然后将研磨剂用压力涂覆到绝缘层3和绞合导体5之间、绞合导体5的多股导线之间的空隙,形成专用封堵材料。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用于封堵电缆的结构是由外铠层1、内铠层2、绝缘层3、导体封堵层4和绞合导体5组成的,导体封堵层4是由专用封堵材料聚集形成的。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可以应用在单芯绞合电缆的封堵,也可以应用在多芯绞合电缆的封堵。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可以应用于常用多芯电缆如3芯和7芯绞合电缆的封堵,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应用于任意芯数绞合电缆的封堵。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导体封堵膏的配方材料的选用原则:耐高温硅脂选用的耐温性能要求:在高温200℃左右时,不易挥发、不易吸潮;耐高温硅油选用的耐温性能要求:闪点要求不低于300℃;凝点要求不高于-50℃;纳米石墨粉选用的要求:粒度1-38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5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非易失存储器的擦除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