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电缆故障探伤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6474.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刘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545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电缆 故障 探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电缆故障探伤仪,属于电缆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电缆的发展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出现了高压、中压、低压三种等级电力电缆齐头并进的形势,敷设环境更为复杂,故障类型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后果不堪设想。而中、高压电力电缆的探伤目前采用行波法,其工作原理都是运用“波反射法原理”,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操作也不算复杂,也成功的排除了绝大部分电缆故障。
而由于低压电力电缆的绝缘介质内部成分不均匀,造成阻抗不匹配,采用“波反射法”,通过脉冲反射在实际运用中误差很大,特别是低压电缆遇到大面积受潮的故障点,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射,往往造成精确定点时间过长和路面开挖面积过大等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压电缆的故障探伤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压电缆故障探伤仪,采用交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电路,先用调压器调整电压,再用变压器进行升压,用整流二极管截止反向电流后并联滤波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并联两个可变电阻,每个可变电阻连接一个检测端,两个检测端之间连接一个检流计。
更优选的方案,所述可变电阻为变阻箱。
更优选的方案,在用变压器升压之前并联电压表。
更优选的方案,在并联两个可变电阻之前串联电流表。
更优选的方案,在交流电源进入电路之前串联开关。
有益效果是:这种探伤仪,两个检测端分别连接一根电缆芯,并把两根电缆芯另一端短接,可以形成电桥,并且给电桥提供足够而且恒定的电流,在测量低压电缆时可以实现很好的测试精度,不像“波反射法”,会受绝缘介质的影响,无法准确地对低压电缆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电桥法测量原理电路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低压电缆故障探伤仪电路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低压电缆故障探伤仪工作状态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对于低压电缆的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可以采用“电桥法”作为主测手段,对故障点进行有效定位。因为它不受绝缘介质的影响(即波速的影响),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线芯的电阻比值进行有效定位,与低压电缆线路故障点的阻抗是否匹配无关。
电桥的原理如附图1,变阻箱M在a点与第一根电阻为RL的电缆芯相连,变阻箱N在b点与第二根电阻为RL的电缆芯相连,并把两根电缆芯的另一端短接。其中第二根电缆在c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c点把第二根电缆分成两段,电阻分别为RX和RL-RX。利用直流电源DC在变阻箱M和变阻箱N相连的一端施加直流电压,另一端接地,调整M和N的电阻,使连接的检流计G上无电流通过,则一路电流经过M后经过第一根电缆芯RL后,通过短接点进入第二根电缆芯,通过RL-RX后在电缆芯的接地点c透过绝缘层进入大地,回到直流电源DC的负极;另一路电流经过N后,进入第二根电缆芯,通过电阻RX后,在c处透过绝缘层进入大地,回到直流电源DC的负极,绝缘层和大地电阻的总和用Rg表示。
通过电桥检流计G的电流Ig为零,所以M与N的电阻比值等于2RL-RX与RX的比值相等,据此可以推算出RX与RL的比值,从而估算出电缆故障点的位置。
把第一根电缆芯和第二根电缆芯对调,再测量一次,得出的结果相等或接近,说明测试结果正确。
Rg的大小与桥内的电阻无关,但它的大小决定了进入桥内电流的大小,影响测试的精度。
为保证进入桥内的电流足够且恒定,以保证测试的精度。为此在“恒流”这一点上下功夫,即不论故障绝缘电阻无论高低,都能保证进入桥内的电流足够且恒定。
所以本申请的低压电缆探伤仪的电路如附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6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