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及添加该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6914.5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勤;黄河;胡旻晓;田安伟;李剑;汪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L7/00;C08L21/00;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海县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橡胶 超微粉 制备 方法 添加 减震 制品 橡胶材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减震制品用材料及其配方,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及添加该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行业对橡胶减震制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汽车发动机橡胶减震支撑与变速箱橡胶减震悬置等产品,要求在高载荷、高强度、超高温的条件下,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和动态疲劳性能,能够满足18万公里以上使用寿命。
而目前的橡胶减震制品,是以添加碳黑来提高弹性材料的硬度和制品的刚度,导致材料内部生热量增大,不耐高温老化,使用寿命仅能满足10万公里,无法满足要求。而且添加碳黑后,会降低橡胶材料的弹性,并增大制品的动刚度,导致车辆乖员的舒适程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预先制成的硫化橡胶;
(2)用弹性体材料超微细化技术和设备,将步骤(1)选取的硫化橡胶研制成细度达到100~120目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
作为优选,所述硫化橡胶的邵氏A硬度为70~80。采用这种硫化橡胶制成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在添加到减震制品橡胶材料中替代部分炭黑后,所制成的减震制品的性能最优。
作为优选,所述硫化橡胶为橡胶硫化废边。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解决工厂的橡胶废边处理问题。
本高活性橡胶超微粉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提高减震制品的动刚度、弹性和耐高温老化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添加了上述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
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具体为:天然橡胶100份,炭黑20份~25份,其他组份21.5份,上述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20份~3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本减震制品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减震制品具有如下优点:动刚度低,弹性好,耐热老化性能好,动态疲劳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预先制成的硫化橡胶;(2)弹性体材料超微化技术和设备,将步骤(1)选取的硫化橡胶研制成细度达到100~120目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体材料超微化技术和设备分别采用超微细粉碎法和XFJ-260型超细橡胶粉碎机,当然也可采用空气涡轮制冷低温粉碎法等其他先进技术和设备。
作为替代炭黑改善提高橡胶材质性能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的硬度,要比减震制品的橡胶硬度高15度(邵氏A)以上,优选为邵氏A硬度在70~80的硫化橡胶。其中,采用橡胶硫化废边,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生产费用,同时可有效解决工厂的橡胶废边处理问题。
以下配方以大众MQB变速箱用悬置减震制品NR(near,左右)47邵氏A,度为例。
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1(即未添加高活性橡胶超微粉前的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为:天然橡胶100份,炭黑30份,其他组份21.5份,高活性橡胶超微粉0份。
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2为:天然橡胶100份,炭黑20份,其他组份21.5份,由邵氏A硬度在70~80的硫化橡胶制成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20份。
减震制品橡胶材料的配方3为:天然橡胶100份,炭黑25份,其他组份21.5份,由份橡胶硫化废边制成的高活性橡胶超微粉30份。
上述3种配方中的其他组份均相同,为现有的生产变速箱用悬置减震制品除天然橡胶、炭黑外需要的其他组成材料。
以下为3种配方制成的变速箱用悬置减震制品NR47邵氏A,度的各种性能参数的对照表:
橡胶成品动刚度性能及动态使用寿命比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