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5979.8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巍;李靖;华林;秦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退役 乘用车 机油 回收 预处理 装置 | ||
1.一种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废机油预存箱(23)和通过导管(6)与之连通的废机油稀释缸(24)组成的理化性能检测单元,由磨粒分析及滤清缸(25)和传动轴(15)组成的磨粒分析及滤清单元,由离心分离罩(16)和通过定位圆槽(51)嵌在该分离罩底部的废机油分级回收缸(18)组成的分级回收单元;所述磨粒分析及滤清缸(25),其内部有多个由传动轴(15)带动的磨粒分析及滤清旋转层(13),其底部设有一个由传动轴(15)带动的离心分离层(34),其四周分布有环形引流挡板(14);所述的磨粒分析及滤清缸(25)装在废机油稀释缸(24)下端,离心分离罩(16)上部与磨粒分析及滤清缸(25)底部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废机油预存箱(23)的下端装有废机油水流开关(4),该废机油水流开关(4)通过导管(6)与废机油稀释缸(24)相连,该导管(6)的中段设有插入式废机油流速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废机油预存箱(23)顶端装有可伸缩弧形顶盖(26),可在废机油注入废机油预存箱(23)后,通过测量可伸缩弧形顶盖(26)下移距离估算出所注入废机油量;该可伸缩弧形顶盖的弧形面上设有四个均布的自动放气阀,用来排出箱体内残存的空气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废机油稀释缸(24)由缸体、稀释剂注入机构(10)、插入式pH传感器(11)、加压活塞(30)、引流楔形板(29)、放油闸(12)组成,其中:加压活塞(30)由活塞杆和位于缸体内部的活塞构成,活塞上装有自动放气阀(44),活塞头套有起密封作用的油环,活塞杆四周对称位置设有4个均布在缸体上端的活塞止推柱(22),活塞止推柱(22)上下两端包裹有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橡胶套(27),以减少活塞运动在过程中对缸体的冲击;插入式pH传感器(11)安装于缸体下端;引流楔形板(29)通过键槽装在废机油稀释缸(24)内壁底端,该引流楔形板(29)通过自身凹槽内的开合滑轨(43)连接放油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楔形板(29)是垂直截面为楔形的环形结构,横向距离h=5cm,其上斜面设计倾斜角为10°,其右端平面设有矩形凹槽,该凹槽内设有与放油闸(12)相连的环形放油闸开合滑轨(43),放油闸(12)可沿滑轨往复运动,实现环形放油闸开合滑轨(43)的开合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稀释剂注入机构(10),由大口朝上小口朝下的筒形漏斗、废机油水流开关(4)和导管组成,其中:废机油水流开关(4)装在所述漏斗的底部,该废机油水流开关通过导管与废机油稀释缸(2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入式pH传感器(11)通过螺纹与废机油稀释缸(24)的缸体呈水平15°安装于该缸体的下端;该传感器采用工业在线pH探头传感器,其电极由用低阻抗玻璃敏感膜制成,材质采用聚苯乙烯,耐压为0.6M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磨粒分析及滤清缸(25)采用4层圆盘式旋转层结构,前三层为外环是环形磁体(32)、内环是铝丝滤网的磨粒分析及滤清旋转层(13),最底层为全铝丝滤网结构的离心分离层(34),且滤网间隙由上到下依次减小,且4个旋转层间距由上到下依次为10cm、、10cm、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磨粒分析及滤清缸(25)采用环形半开门设计,其缸体一半为半圆形玻璃开门(35),另一半圆壁由镀锌优质钢板做成,此半圆壁的下部设有与之嵌连的玻璃开门滑轨(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半圆形玻璃开门(35)外部设有光学检测仪器,可对各磨粒分析及滤清旋转层(13)的环形磁体(32)分布的磨粒进行检测,以获取磨粒信息,确定发动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59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