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0116.1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沈卫军;李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22 | 分类号: | E05B85/2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门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路门锁控制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中,各种中控门锁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机械锁加闭锁器的分体式电动锁,还是中控机械一体化电动锁,每个汽车电动门锁都离不开控制汽车电动门锁开启和闭锁的装置,即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一般连同汽车门锁安装在汽车车门上,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通常包括电机、减速机构(比如涡轮和蜗杆)、电路板、接触片和外壳;目前,汽车电动门锁的开启和关闭主要是通过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的电机的正反转实现,但是现有技术中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中的电机的正反转,需要使用长波脉冲电源,这就要求长时间的通电,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开启和关闭汽车电动门锁时,电动门锁控制器的结构是非弹性开启和关闭,因此,存在开启和关闭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能够使用脉冲电电源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且能够弹性开启和关闭汽车电动门锁,提高汽车电动门锁开启和关闭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包括底座和装设于所述底座内对应容置空间内的驱动电机、蜗轮和摆臂,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摆臂一端通过铰接销定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另一端朝向所述蜗轮,所述蜗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摆臂绕所述铰接销往返转动一定角度和定位;另设有弹性件、弹性导电件和电路板,所述摆臂摆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能够弹性抵压所述摆臂中部的一侧,所述弹性导电件固定于所述摆臂中部的另一侧,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弹性接触导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摆臂绕所述铰接销往返转动一定角度和定位的结构是:所述摆臂朝向所述蜗轮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拨叉,所述拨叉包括两拨叉臂;所述蜗轮的轮盘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置于所述两拨叉臂之间;沿所述摆臂的摆动周向间隔另设有两个限位柱,所述摆臂能够绕所述铰接销在所述两个限位柱之间转动,且能够止档于所述限位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柱为橡胶缓冲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臂摆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能够弹性抵压所述摆臂中部的一侧的结构是:所述摆臂中部一侧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弹性件为开口弹簧,所述开口弹簧包括呈八字型夹口的两弹性臂,所述开口弹簧中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两弹性臂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导电件为弹性铜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所述电路板包括公共接通区、正转接通区和反转接通区,所述摆臂摆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滑片弹性接触所述公共接通区;所述第一滑片择一弹性接触所述正转接通区和所述反转接通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另设有摇臂,所述摇臂中部套固于所述铰接销上,所述摇臂一体成型有两个间隔的输出端,分别为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通过蜗杆与蜗轮的啮合,蜗轮与摆臂的联动,实现电动控制门锁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开口弹簧与摆臂的配合,使摆臂摆动的过程中,开口弹簧弹性抵压摆臂一侧,从而达到弹性开启和弹性关闭汽车电动门锁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汽车电动门锁开启和关闭的可靠性。此外,本发明汽车电动门锁控制器的开锁和闭锁之间的转换通过弹性铜片和电路板的弹性滑动实现,因此,开锁和闭锁过程可以使用短波脉冲电源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长波脉冲电源,且由于脉冲电源是短波无需长时间通电,因此能够起到省电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操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带摇臂);
图5为本发明开锁时弹性导电件与电路板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闭锁时弹性导电件与电路板配合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底座 2——驱动电机
3——蜗轮 4——摆臂
5——蜗杆 6——铰接销
7——弹性件 8——弹性导电件
9——电路板 10——拨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0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