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钾肥对虫害马铃薯蛋白组学影响的研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8535.6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琴;白雪;马晓林;徐松鹤;杨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宁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G01N27/62;G01N30/02;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2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钾肥 虫害 马铃薯 蛋白组 影响 研究 方法 | ||
1.一种钾肥对虫害马铃薯蛋白组学影响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选取长势一致、具有两片叶子的马铃薯,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不施钾组)和处理组(施钾组),施钾组所施钾肥为硫酸钾,其用量按最低施钾量75000株/公顷马铃薯计算;每组分为4个施钾水平,所施硫酸钾分别为0(CK)、4、6和8g/株;
(2)自然条件下生长2个月后,随机选取上述一半对照组和处理组植株,在每株上接桃蚜5头,接虫枝用80目的纱网罩住,以防止昆虫迁出;上述处理中,除0g/株仅为对照和接虫两种处理外,其余3种施钾水平处理的马铃薯植株则包括对照、施钾、接虫、施钾+接虫4种处理;每组处理重复20次;在此期间,对桃蚜种群数量进行观察记录,并测定不同处理马铃薯叶片中茉莉酸含量、蛋白酶抑制剂(PI)活性以及一些与抗虫相关的酶活性,如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变化;
(3)针对上述结果分析比较发现,6g/株施钾量对桃蚜的抑制效果最为强烈,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蛋白组学的表达,阐明施钾对马铃薯诱导防御的影响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宁师范学院,未经集宁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5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花盆
- 下一篇:一种用水稻土繁殖茶树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