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3743.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新;张学全;白晨曦;张春雨;张梦辉;于琦周;毕吉福;代全权;那丽华;董博;胡庆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23/18;B01J23/66;B01J27/182;B01J31/26;B01J35/10;C07C2/88;C07C11/18;C07C11/12;C07C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双烯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烯烃化合物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双烯烃化合物中的异戊二烯主要用途是生产异戊橡胶、丁基橡胶、医药农药中间体以及合成润滑油添加剂、橡胶硫化剂等。
现有技术中,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脱氢法、合成法和抽提法,其中合成法包括异丁烯-甲醛法、乙炔-丙酮法和丙烯二聚法。根据反应进程的不同,异丁烯和甲醛法还可以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其中,两步法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异丁烯和甲醛在70℃~100℃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和副产品,分离出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然后,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在250℃~280℃下裂解生成异戊二烯、甲醛和水。这种两步法的工艺流程繁琐,副产物复杂。一步法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气相异丁烯和甲醛在200℃以上,直接脱水缩合得到异戊二烯和水。这种一步法的工艺具有流程短、副产物少等优点。因此,烯醛气相一步法合成异戊二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高效的催化剂是异丁烯和甲醛气相一步法合成异戊二烯的技术关键。过中儒(过中儒,薛锦珍,徐贤伦等。烯、醛一步合成异戊二烯硼酸催化剂的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83年3月,11卷3期,57~63.)等人在硼和磷二组分催化剂中又添加了钒、钾和铝三组分,得到五组分催化剂,并将所述五组分催化剂用于催化异丁烯和甲醛的缩合反应,得到异戊二烯。研究结果表明,硼、磷、钒、铝和钾五组分催化剂的再生性能较硼和磷二组分催化剂得到了提高,但是该硼、磷、钒、铝和钾五组分催化剂的对于缩合反应产物中异戊二烯的选择性仍然很低,难以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在气相一步法制备双烯烃化合物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提高了双烯烃化合物的产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为稀土氧化物。
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包括La的氧化物、Ce的氧化物、Pr的氧化物、Nd的氧化物、Sm的氧化物、Gd的氧化物、Er的氧化物、Sc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和Eu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和载体的质量比为0.5~25:100
优选地,还包括助剂;
所述助剂包括Na的化合物、K的化合物、MgO、CaO、BaO、Al2O3、Bi2O3、Mn2O3、Sb2O3、Ce2O3、ZnO、Zr2O3、Fe2O3、Ag、Si2O3、P2O5、C6H6SO3H和B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稀土盐类化合物与载体在溶剂中混合后进行负载,得到催化剂中间体;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催化剂中间体干燥后进行第一焙烧和第二焙烧,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负载温度为20℃~95℃;
负载的时间为0.5h~8h。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第一焙烧的温度低于第二焙烧的温度;
所述第一焙烧的温度为300℃~350℃,第一焙烧的时间为0.5h~8h;
第二焙烧的温度为500℃~550℃,第二焙烧的时间为0.5h~10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单烯烃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烯烃化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烷基或芳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兰花茎腐病防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光板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