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生物质电厂灰制备O`-Sialon/SiC复合陶瓷粉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6909.2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员文杰;邓承继;樊明宇;李君;祝洪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599;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生物 电厂 制备 sialon sic 复合 陶瓷 粉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O'-Sialon/SiC复合陶瓷粉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电厂灰制备O'-Sialon/SiC复合陶瓷粉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通常用稻壳、秸秆和树皮等“绿色能源”作为燃料来发电。
随着生物质电厂的发展,以稻壳、秸秆和薪材等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发电,将产生大量电厂灰。这种固体废弃物如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物质电厂灰的主要成分为SiO2和残余的碳以及Al、Fe、Ca、K、Mg等杂质元素。若能将其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生物质-发电-原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完全解决生物质能电厂废料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生物质电厂灰的化学成分与稻壳灰有很大差异,含有的杂质元素较多,并不能简单地作还田处理,其高效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SiC为共价键性极强的化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如高的抗弯强度、优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的抗磨损和低的摩擦系数,而且高温力学性能(强度、抗蠕变性等)是已知陶瓷材料中最佳的。O'-Sialon是Si2N2O与Al2O3的固溶体,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能力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在各单相Sialon陶瓷中,其抗氧化性能最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工程陶瓷材料。Sialon/SiC复合材料性能均优于传统的Sialon和SiC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以及更好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可用作金属冶炼用的耐火材料、建筑卫生用陶瓷、电瓷和各种磨具等,在各种高温、高腐蚀和高压力强度的条件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采用化学原料合成的Sialon陶瓷粉体成本高,这使其工业化应用受到限制。SiC主要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和木屑为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生产工艺复杂、能耗高。这使得O'-Sialon/SiC复合陶瓷的制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丰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成本低、工艺简单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利用生物质电厂灰制备O'-Sialon/SiC复合陶瓷粉末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按SiO2与C的摩尔比为1︰(1~4)将碳素材料加入生物质电厂灰中,混合5~60分钟,再将混合后的原料压成坯体;然后将压成坯体放入气氛炉中,在氮气气氛和1500~1530℃条件下煅烧2~8小时,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O'-Sialon/SiC复合陶瓷粉末。
其中,氮气流量为0.05~0.25L/min。
所述的生物质电厂灰为生物质电厂入炉燃料燃烧后的产物,生物质电厂灰中的SiO2含量>60wt%;所述燃料为稻壳、薪材和秸秆。
所述的碳素材料中的C含量>90wt%,粒度<0.1mm;碳素材料为炭黑、活性炭、石墨和焦炭中的一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采用的生物质电厂灰和碳素材料来源广泛,合成的复合陶瓷粉末中O'-Sialon和SiC物相由原料经过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生成,原料中的杂质元素Fe转化为Fe3Si,充分利用了生物质电厂灰的化学组分,为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优良的原料。
本发明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生物质电厂灰的综合利用,采用的原料并非高温冶炼制得的SiC,故工艺简单、生产耗能小,不仅能够降低O'-Sialon/SiC复合陶瓷材料的生产成本,且能促使生物质-发电-原材料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
因此,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一种O'-Sialon/SiC复合陶瓷粉末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生物质电厂灰为生物质电厂入炉燃料燃烧后的产物,燃料为稻壳、薪材和秸秆。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头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工件铣缺口及齿条的工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