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单晶结构硼酸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6718.6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薄盈盈;邵晨熠;胡军;汪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5/12 | 分类号: | C01B35/12;B01J23/72;B01J35/02;C02F1/30;C02F101/3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晓普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状单晶 结构 硼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棒状单晶结构硼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将水溶性铜盐、发泡剂按物质的量比1:0.1~6的比例混合,加水配成含铜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4h,再向溶液中滴加0.05~2.0mol/L硼酸或硼酸三丁酯溶液,使加入的硼酸或硼酸三丁酯溶液中硼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2:1,在室温下搅拌1~4h,然后在120~170℃温度下烘干,得到干凝胶;干凝胶在空气氛围下于550~1000℃煅烧2~10h,得到粉状物;所述粉状物用0.1~1.0mol/L盐酸或热的去离子水洗涤,离心,所得粉末在40~120℃干燥,制得棒状单晶结构硼酸铜Cu3B2O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铜盐为硝酸铜、醋酸铜或硫酸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葡萄糖、蔗糖、苹果酸或酒石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铜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为0.05~0.15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物用0.1~1.0mol/L盐酸或60~100℃的去离子水洗涤3~4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铜盐、发泡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铜盐中的铜、硼酸或硼酸三丁酯溶液中的硼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的温度为850~9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的时间为6~10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操作:将水溶性铜盐、发泡剂按物质的量比1:2的比例混合,加水配成含铜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3小时,再向溶液中滴加0.05~2.0mol/L硼酸或硼酸三丁酯溶液,使加入的硼酸或硼酸三丁酯溶液中硼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7~1.3:1,在室温下搅拌2~3h,然后在140~150℃温度下下烘干,得到干凝胶;干凝胶在空气氛围下于850~900℃煅烧6~10h,得到粉状物;所述粉状物用0.1~1.0mol/L盐酸或热的去离子水洗涤3~4次,离心,所得粉末在80~100℃干燥,制得棒状单晶结构硼酸铜Cu3B2O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7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