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燃料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84212.1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47110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发明(设计)人: 魏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 魏文彬
主分类号: C10L5/46 分类号: C10L5/46;C10L5/44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15810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污泥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特别是采油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资源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开采产生大量的污泥,目前是由采油厂将其运到野外倒掉、严重地污染了环境,随着我国原油开采量的逐年提高,采油厂的污泥已经无处可倒;另外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也亟待处理,以一座中等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处理能力2亿t/a,可产生脱水污泥20万t/a。污泥含有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Ni、Pb、Cr、Cu、Zn等重金属元素,有机物未经稳定化处理容易腐烂,而营养元素与重金属物质也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面对艰巨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泥的固含物中含有大量有机成分(>60%),燃烧可以释放热量。干污泥(含水率为0)的燃烧热值按保守考虑为4000千卡/千克。国外在利用污泥制成合成燃料方面已有深入的研究,将煤∶污泥∶沸石以65∶25∶10的比例混合制成燃料颗粒,也可以按照煤∶污泥∶沸石∶米糠等于45∶35∶10比例合成燃料,其中煤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一半,混合燃料中燃烧的主要是煤,成本较高,不利于全面推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了多种努力,如中国专利200610011414.X号公开了一项名称为“一种污泥燃料棒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介绍了一种污泥燃料棒,由脱水污泥50~70%,助燃剂20~50%,粘结剂3~5%,脱硫剂5~10%构成。该发明一方面通过焚烧有效地将污泥稳定化处置,也实现了植物秸秆、炉渣、煤渣和飞灰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了污泥的热量,并且降低了添加剂的成本,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热效率低。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急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污泥、秸秆生产污泥燃料条及其制备方法。污泥燃料条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脱水污泥58-62份、秸秆38-42份、高效植物粒0.04-0.06份、高猛酸钾0.006-0.008份。所述高效植物粒是由稻糠发酵后造粒、烘干后浸地沟油、然后挂蜡制成。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经过脱水后的污泥装入搅拌机内,按比例添加粉碎至30目的秸秆、高效植物粒、高猛酸钾,搅拌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装入成型机,制条成型,烘干后制得污泥燃料条。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以污泥为主要成分,秸秆、高效植物粒作为助燃剂,能节省燃料条的成本,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同时高效植物粒在400-700℃以上时持续转换激发和释放氧气,使得本发明的热效率极高。本发明一方面通过焚烧有效地将污泥稳定化处置,也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取脱水污泥620KG、秸秆380KG、高效植物粒0.4KG、高猛酸钾0.06KG。所述高效植物粒是由稻糠发酵后造粒、烘干后浸地沟油、然后挂蜡制成。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经过脱水后的污泥装入搅拌机内,按比例添加粉碎至30目秸秆、高效植物粒、高猛酸钾,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装入成型机,制条成型,烘干后制得污泥燃料条。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取脱水污泥580KG、秸秆420 KG、高效植物粒0.6 KG、高猛酸钾0.08 KG。所述高效植物粒是由稻糠发酵后造粒、烘干后浸地沟油、然后挂蜡制成。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经过脱水后的污泥装入搅拌机内,按比例添加粉碎至30目秸秆、高效植物粒、高猛酸钾,搅拌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装入成型机,制条成型,烘干后制得污泥燃料条。 

污泥燃料条经过热工实验,其性能达到燃烧发电的热工要求与污染物排放要求,可作为成品用于燃烧发电。根据实验结果,本发明中制成的污泥燃料条燃烧性能优良,排放的污染物也符合环保要求。燃料条的性质如下:含水率83.1%, 挥发分含量41.2%,灰分含量55.5%,固定碳2.6%,低位热值56.8kcal/g。其热工性能如下: 着火点369 ℃ , 烟气温度156 ℃, 炉渣可燃物含量6.1%   热效率 90.02%。 

  本发明的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大,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本发明预计年产值所做预算如下:销售价格平均定为每吨1000元左右,按年产100万吨计算,正常年销售额为10亿元,年利润总额为5亿元,年平均税后利润3.6亿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文彬;,未经魏文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