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6550.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毓;臧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D17/022;C02F1/4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15004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超亲油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生超疏水表面研究领域,它具体涉及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粉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在人类的生活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木粉,产量丰富,价格低廉。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广,在石油生产、炼油、石油储存和运输、石油化工行业以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中都会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因此含油废水的处理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是至关重要的。含油废水的传统处理工艺普遍存在一些缺点:占地面积大、费用高昂、用时较长、分离效率低,有的因过多的添加化学药剂造成了二次污染。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重视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含油废水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受自然界中超疏水现象的启发,人类开始致力于人工合成超疏水表面材料,并将这种新型材料应用于工农业和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方案一: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步骤一、木粉进行预处理;骤二、将0.8g~1.4g纳米氧化锌、0.5g~1.0g硬脂酸、20mL~35mL无水乙醇和1.0g~1.4g步骤一处理后木粉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在60℃~80℃条件下干燥12h~14h;得到固体粉末;步骤三、取0.4g~0.6g聚苯乙烯和20mL四氢呋喃混合,在超声4000Hz~5300Hz条件下搅拌10min~20min,加入步骤三获得的固体粉末,然后干燥,即得到超疏水超亲油材料。
步骤一所述预处理方法如下:将木粉加入质量浓度为8%~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处理30min~90min,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再在80℃~100℃条件下干燥24h~30h。
步骤二所述纳米氧化锌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将8g~10g氢氧化钠在50℃~70℃条件下加到200mL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放置15min~30min,再加入6g~8g硝酸锌,在60℃~110℃条件下恒温磁力搅拌反应10h~15h,然后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75℃烘箱中干燥18h~24h,制得纳米氧化锌。
步骤二的搅拌速度为400~500r/min,搅拌反应的时间为10min~30min。
步骤三所述的干燥温度为50℃~90℃,干燥时间为10min~40min。
经氢氧化钠预处理,洗去吸附在木粉表面的灰尘杂质,同时提高木粉的渗透性。聚苯乙烯作为粘合剂,将经过硬脂酸改性处理获得的疏水纳米氧化锌粘附到微米级木粉纤维表面。低表面能的物质可以得到一定的疏水效果,而表面结合微观结构对疏水性有重要影响,微细粗糙结构的表面可以提高表面的疏水性能。本发明利用微米/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的共同存在来达到超亲油超疏水的效果。
将方案一方法所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木粉,涂于载玻片,其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将方案一方法所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木粉能吸附各种油水混合物中的各种油分,吸附迅速,吸附率达到100%(吸附率达100%),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发明制备出超疏水超亲油木粉,拓宽了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处理方面的应用,具有油水分离快速、分离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制备,环境友好等优点,并且工艺过程短,操作方便。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树种的木粉,例如落叶松木粉、杨木木粉、橡木木粉、柳树木粉、桦树木粉、榉树木粉等。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实验原材料木粉可以快捷的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加工中获得,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是农林废弃物木粉的有效开发利用方式。
2、用木粉作为原料,应用于超疏水仿生超疏水研究领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原材料。
3、本发明所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木粉,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直接作为一种吸附剂实现油水混合物的高效分离,同时获得的表面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机械稳定性。
4、本发明实验方案可行性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可以在工业中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的生产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6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