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O型口蹄疫多肽-核酸双效类病毒颗粒疫苗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3567.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董艳美;郭小玲;黄小君;张国广;郭迟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9/135;A61P31/14;C12N15/70;C12N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何加友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蹄疫 多肽 核酸 类病毒 颗粒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蹄疫疫苗,特别是涉及一种抗O型口蹄疫多肽-核酸双效类病毒颗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危害70多种偶蹄目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感染性高而著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我国规定口蹄疫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一旦一个地区爆发口蹄疫,如果应急不当,就会大规模地流行至许多地区或国家,这给地区或国家的畜牧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型和表型具有高变异性,主要有O型、A型、C型、Asia I型、SATI型(南非I型)、SATⅡ型(南非Ⅱ型)、SATⅢ型(南非Ⅲ型)等7个血清型,此外还有80多种亚型。血清型间交叉免疫现象,即使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的免疫情况也不相同,这给口蹄疫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此病的主要措施。目前广泛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灭活苗,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口蹄疫的控制和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极大地降低了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灭活疫苗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譬如生产各个环节操作要求严格,防止被致病物质污染并杜绝病毒泄漏;灭活苗免疫的动物与感染FMD的动物区分不开;同时生产需要FMDV的存在。综上所述,口蹄疫的防治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的出现。
类病毒颗粒(VLPs)疫苗是利用病毒载体构建的一类可以在体内和(或)体外表达成一种可以自我组装成类病毒外壳蛋白结构的一类新型疫苗。因为这种颗粒具有大小合适,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进而产生免疫反应;机体内半衰期较长;没有病毒核酸的存在,安全性高等优点,使得该疫苗的研发受到广大疫苗开发人员的青睐。多种在开发的类病毒颗粒疫苗经实验证实具有很不错的免疫效果。
不同亚型的口蹄疫病毒同源性很低,口蹄疫病毒的高变异型不仅让研发者感到头疼,还给例行的免疫接种带来了很多困难。口蹄疫病毒的3D基因编码的是口蹄疫病毒RNA复制所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该酶不仅对口蹄疫病毒的复制起到关键作用(Pengyan,W.,Yan,R.,Zhiru,G.&Chuangfu,C.Inhibi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replic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Virology Journal5,86(2008)),此外,它还没有亚型的差异。不少的实验证实以3D基因为靶点,可以很好地抑制口蹄疫病毒的复制(Chen,W.et al.Adenovirus-mediated RNA interference against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infect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Journal of virology2006,80,3559-3566)。申请人针对3D基因的不同位点设计的几个mi RNA经实验证实也能很好的降低3D基因的表达抑制口蹄疫病毒的增殖。
申请人前期的研究发现:如果将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第141-160位氨基酸的编码基因插入到MS2外壳蛋白基因的特定位点,所表达出的O型口蹄疫的关键的抗原决定簇展示在MS2类病毒颗粒表面的VLPs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在此基础上申请人又引入了一个共表达系统,一个表达载体上连接有可以自我组装成口蹄疫类病毒颗粒疫苗的基因,另一个共表达载体上连接有针对口蹄疫病毒的增殖具有很好感染效果的3D基因的反义核酸。此共表达系统可以表达出这类类病毒颗粒蛋白:表面既展示有抗原决定簇,内部还包裹着能有效干扰病毒复制的反义RNA。经过体内体外的研究发现,该类病毒颗粒多肽-核酸双效疫苗不仅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还能很快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增殖,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侵害。
这类疫苗的首次提出不仅为口蹄疫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希望,再经过一些改进和大型动物的实验将其真正开发成有效的疫苗。此外该疫苗的研究还为其他病毒疾病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口蹄疫进行预防治疗的一类安全有效的抗O型口蹄疫的多肽-核酸类病毒颗粒双效疫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抗O型口蹄疫的类病毒颗粒多肽-核酸双效疫苗的氨基酸序列和DNA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3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