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余料冲裁工艺及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7564.8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邹胜光;张泽鹏;张锦荣;王清龙;王灿杰;李文煌;陈天丛;宋文寿;廖学辉;李振群;杨奕世;沈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6F1/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余 料冲裁 工艺 及其 模具 | ||
1.一种无余料冲裁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冲孔、拉深成型一矩形半成品;(2)用第一外翻模侧向冲切矩形半成品的X向相对的侧壁,将该向侧壁的侧壁坯料外翻成一定的斜角;(3)用第二外翻模侧向冲切矩形半成品的Y向相对的侧壁,将该向侧壁的侧壁坯料外翻成一定的斜角,半成品与带料之间通过四个角部的支脚连接;(4)上模下压,将已外翻成一定斜角的侧壁坯料压平;(5)侧向冲头沿水平方向向外外切,将半成品与带料之间连接的四个支脚切断,形成产品。
2.一种无余料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板、下模板、第一外翻模、第二外翻模、第三压平模、第四切断模;
所述的第一外翻模和第二外翻模结构完全相同,两者的设置的方向呈直角;所述的第二外翻模包括第二左推杆、第二右推杆、第二凹模、第二左外翻冲头、第二右外翻冲头、第二左冲头滑块、第二右冲头滑块、第二左复位弹簧、第二右复位弹簧、第二顶杆;所述的第二左外翻冲头和第二右外翻冲头相对设置且位于冲压件的内腔,第二左外翻冲头和第二右外翻冲头分别与第二左冲头滑块的内端和第二右冲头滑块的内端连接,第二左冲头滑块和第二右冲头滑块分别滑接在下模板上,第二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二左冲头滑块与下模板之间,第二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二右冲头滑块与下模板之间;所述的第二左推杆和第二右推杆的上端固定在上模板上,第二左推杆和第二右推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左冲头滑块上的斜面和第二右冲头滑块上的斜面顶靠,第二凹模固定在上模板上且与第二左外翻冲头、第二右外翻冲头相对,第二顶杆活动套置在下模板内且位于第二凹模的正下方;
所述的第三压平模包括第三凹模和第三顶杆,该第三凹模固定在上模板上,第三顶杆活动套置在下模板内且位于第三凹模的正下方;
所述的第四切断模包括包括第四左推杆、第四右推杆、第四凹模、第四左侧切断冲头、第四右侧切断冲头、第四左冲头滑块、第四右冲头滑块、第四左复位弹簧、第四右复位弹簧;所述的第四左侧切断冲头和第四右侧切断冲头相对设置且位于冲压件的内腔,第四左侧切断冲头和第四右侧切断冲头分别与第四左冲头滑块的内端和第四右冲头滑块的内端连接,第四左冲头滑块和第四右冲头滑块分别滑接在下模板上,第四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四左冲头滑块与下模板之间,第四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四右冲头滑块与下模板之间,所述的第四左推杆和第四右推杆的上端固定在上模板上,第四左推杆和第四右推杆的下端分别与第四左冲头滑块上的斜面和第四右冲头滑块上的斜面顶靠,第四凹模固定在上模板上且与第四左侧切断冲头、第四右侧切断冲头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5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光防护服
- 下一篇:微波加热辅助阳极液淋洗强化电动力修复土壤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