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离子包覆磷酸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1978.X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曾晖;刘兴亮;杨续来;谢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离子 磷酸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原位水解反应的磷酸铁掺杂工艺制备金属离子包覆磷酸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热稳定性好以及安全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然而,它本身也存在电子电导率低以及锂离子扩散系数较慢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针对上面两个缺点,科学家们分别采用金属离子掺杂和导电相包覆的方法以提升材料的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性能,从而满足材料的实际使用。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性能,各种各样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被开发出来。最为典型的为以磷酸铁为原料的固相反应法,也是目前工业化的主流的制备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磷酸铁、锂源以及碳源和掺杂的金属离子通过研磨后,形成宏观上均匀的混合物后,经煅烧形成磷酸铁锂晶体。但是这种制备方法各种金属离子需要在高温下迁移,再经过重排,结晶形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从上面的材料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离子迁移路径对材料的化学均匀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可以看出如何均匀地实现离子间均匀的混合式制备具有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的关键。
目前大多使用球磨机来进行金属离子掺杂实验,即在制备磷酸铁锂的过程中,将掺杂的金属离子所用锂源、磷源以及铁源等原料通过球磨或者研磨等方式来进行混合。其不足之处在于球磨过程只能使材料的颗粒之间达到微米级或者亚微米级的混合,并且掺杂金属离子之间的颗粒与磷源铁源以及锂源之间存在着空隙,因而在制备的高温煅烧阶段,掺杂金属离子不能有效地在磷酸铁锂主体内部扩散。而采用本发明是设计了一个溶剂热反应,通过在较高温下,磷酸铁材料内部结晶水的析出,使得有机相中的易水解的物质在材料颗粒的表面均匀、迅速地生成掺杂金属离子的氧化物,形成核壳结构,这种结构易使得在高温固相过程中掺杂金属离子向磷酸铁内部迁移,形成化学均匀性良好的电极材料。此外,所采用的溶剂热方法则有效地避免了单纯采用传统的煅烧方法导致的晶体颗粒长大,从而增强了其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离子包覆磷酸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离子包覆磷酸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FeCl3水溶液滴加至NH4H2PO4水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所述的FeCl3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5mol/L~2mol/L;所述的NH4H2PO4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1mol/L~4mol/L;FeCl3与NH4H2PO4的质量比为1.5~5;
(2)将上述制备好的白色乳液进行水洗;洗涤的终点为洗涤后清液中的pH值为1~3;
(3)将上面经洗涤后的白色乳液烘干,得到白色粉末;
(4)将步骤(3)得到的白色粉末均匀地分散到含有极易水解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有机溶液中形成悬浊液;
(5)将均匀分散的所述悬浊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
(6)将经溶剂热反应后的悬浊液迅速用相应的有机溶剂进行洗涤,以除去多余的金属有机物后得到金属离子包覆磷酸铁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
作为优选,步骤(2)中洗涤方式为离心洗涤或板框压滤洗涤或无机陶瓷膜洗涤。
作为优选,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50~200℃,干燥的时间为10~30h;
作为优选,步骤(4)中极易水解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为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
作为优选,步骤(4)中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或苯或甲苯或丙酮或乙二醇或甘油。
作为优选,步骤(5)中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00~250℃,反应时间为0.5~5h。
作为优选,步骤(6)中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或苯或甲苯或丙酮或乙二醇或甘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19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