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酰肼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7650.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森;张帅;王旭东;朱延亮;牛吉莹;宋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7/22 | 分类号: | C07D237/22;C07D237/18;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酰肼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酰肼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酰肼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已获得许多商品化的农药品种,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使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中国专利CN101190905A公布了一种N-(2,3-二氢-2,4-二甲基苯并呋喃-5-酰基)-N-叔丁基-N-(取代苯甲酰基)肼类杀虫剂的制备和它们控制害虫的应用。该发明的化合物对于粘虫与孑孓的致死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适用范围广泛的双酰肼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酰肼化合物,该化合物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1-4个碳原子的烷基、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素或氢;R2为甲胺基、二甲胺基、异丙胺基、丙胺基、丁胺基、吗啉基、哌啶基或丙硫基;R3为氯或丙硫基。
一种上述双酰肼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5-二氯-3(2H)哒嗪酮的制备:
将二氯代丁烯醛酸与硫酸肼在醋酸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合成4,5-二氯-3(2H)哒嗪酮;
(2)苯甲酰肼或取代苯甲酰肼的制备:
将苯甲酸乙酯或取代苯甲酸乙酯与水合肼在第一溶剂中经过加热反应合成苯甲酰肼或取代苯甲酰肼;
(3)双酰肼的制备:
将步骤(2)制得的苯甲酰肼或取代苯甲酰肼与α-卤代乙酰卤在第二溶剂及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双酰肼;
(4)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苯甲酰肼或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取代苯甲酰肼的合成:
将步骤(3)制得的双酰肼与4,5-二氯-3(2H)哒嗪酮在第三溶剂中,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合成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苯甲酰肼或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取代苯甲酰肼;
(5)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将步骤(4)制得的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苯甲酰肼或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取代苯甲酰肼在第四溶剂中与胺类化合物或硫醇化合物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加热合成目标化合物。
步骤(1)中二氯代丁烯醛酸、硫酸肼及醋酸钠的摩尔比为1∶(1-2)∶(1-2);
步骤(1)中缩合合成4,5-二氯-3(2H)哒嗪酮的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1-3小时。
步骤(2)中苯甲酸乙酯或取代苯甲酸乙酯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2);
步骤(2)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甲醇或乙醇;
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50-115℃。
步骤(2)所述的取代苯甲酸乙酯包括对甲基苯甲酸乙酯、对氯苯甲酸乙酯或对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相对应的所述的取代苯甲酰肼包括对甲基苯甲酰肼、对氯苯甲酰肼或对甲氧基苯甲酰肼。
步骤(3)中苯甲酰肼或取代苯甲酰肼与α-卤代乙酰卤的摩尔比为1∶(1-1.5);
步骤(3)所述的α-卤代乙酰卤为α-溴代乙酰溴或α-氯代乙酰氯;
步骤(3)所述的第二溶剂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或三氯甲烷;
步骤(3)中合成双酰肼的温度为50-100℃。
步骤(4)中双酰肼与4,5-二氯-3(2H)哒嗪酮的摩尔比为(1-1.5)∶1;
步骤(4)所述的第三溶剂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或N,N-二甲基甲酰胺。
步骤(5)中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苯甲酰肼或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取代苯甲酰肼与胺类化合物或硫醇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
步骤(5)中碱性催化剂的加入量与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苯甲酰肼或N-{2-[4,5-二氯-3(2H)-哒嗪酮]-乙酰基}-取代苯甲酰肼的质量比为(1.5-2)∶1。
步骤(5)所述的第四溶剂包括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或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7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量γ- 聚谷氨酸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索驱动的换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