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蔬保鲜剂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4448.2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时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洪良 |
主分类号: | A23B7/153 | 分类号: | A23B7/153;A23B7/154;A23B7/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保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蔬保鲜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蔬菜、水果在收获后还有一个成熟过程,常在短时间内即产生软化现象,降低风味,并发生腐烂变质现象。因此,很多蔬菜和水果在其仍是青涩的时候被采摘,在喷洒乙醚或乙烯催熟,导致了蔬菜品质不好的问题。另一方面,蔬菜或果蔬被采摘后,也需要进行保鲜作业,以保持其新鲜程度,通常喷洒液态水或者成膜液体,在果蔬表面成膜,以保水保鲜。由于被覆膜的作用,即使长期保存,组织内的水分也不会散发丢失,所以能有效地防止变色、变质。所用的水溶性食物纤维为无色、无味、透明、低黏度、易溶解于水的物质,故被覆后的蔬菜、水果的原来的品质丝毫不受影响。蔬菜、水果的食物纤维几乎都是非水溶性食物纤维,可是,因为保鲜剂使用的是水溶性食物纤维,因此能赋予蔬菜,水果具有水溶性食物纤维的机能。常用的刺槐豆胶等,其分散于水中,形成溶液。二者配合比例:如果水溶性食物纤维为1份时,水为2~50份。水量低于2份,溶解性能差,被覆膜形不成均匀;水量50份以上时,得不到满意的保鲜效果。 实施时可将水溶性食物纤维水溶液对蔬菜、水果喷撒、涂敷、浸渍处理,然后风干或放置。保鲜对象没有限制,如茄子、西红柿、萝卜、青菜等蔬菜;苹果、桃、柑橘、菠萝、甜瓜等水果皆可用此保鲜剂。但是,这种保鲜剂并不稳定,成膜受比例和温度,湿度限制较多,在潮湿或燥热天气下,效果不好,因此,需要出现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保水、保鲜效果好的一种果蔬保鲜剂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旨在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保水、保鲜效果好的一种果蔬保鲜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保鲜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操作如下:
A、在900份的水中加入柠檬酸,将pH调到3.0;再将0.1~0.5分的半乳甘露糖酶和100分愈疮胶粉末与该混合物混合,备用;
B、将黄芩素和黄芪多糖、黄腐酸加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加入到步骤A中,于40℃左右下进行24小时酶化作用;之后,以90℃加热10分钟左右使酶失活性;然后减压浓缩;通过过滤分离清除不纯物质后所得到的纯净透明溶液即为330份果蔬保鲜剂溶液,
所得果蔬保鲜剂溶液,其中固定成分占20%,该溶液固体成分中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有量,采用酵素重量法所测为90%,5%水溶液的黏度为27CPS。
本发明的优点为,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保水、保鲜效果好。具体为:使用本发明保鲜的果蔬的熟度无变化,,气味芳香,味道良好,而且重量减少极少,仅为2.8%;保水性保湿型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果蔬保鲜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操作如下:
A、在900份的水中加入柠檬酸,将pH调到3.0;再将0.1~0.5分的半乳甘露糖酶和100分愈疮胶粉末与该混合物混合,备用;
B、将黄芩素和黄芪多糖、黄腐酸加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加入到步骤A中,于40℃左右下进行24小时酶化作用;之后,以90℃加热10分钟左右使酶失活性;然后减压浓缩;通过过滤分离清除不纯物质后所得到的纯净透明溶液即为330份果蔬保鲜剂溶液,
所得果蔬保鲜剂溶液,其中固定成分占20%,该溶液固体成分中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有量,采用酵素重量法所测为90%,5%水溶液的黏度为27CPS。
以实例对本保鲜剂作以说明。实例中的%除有特殊说明外都是重量百分比,黏度为5%水溶液用B型黏度计在25℃、30rpm条件下测定值。
使用效果实验,将本发明溶液,用毛刷涂刷到刚摘下来的西红柿上,在常温下干燥。把未经处理的西红柿作为对照例,在25℃,相对湿度70%环境下放置6天后,对品质作一比较。施用保鲜剂处理的西红柿几乎没有发生熟度变化,气味芳香,味道良好,而且重量减少极少,仅为2.8%;而对照例的西红柿呈现过熟状态,味道明显变差,重量减少达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洪良,未经时洪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