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鼩行为学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4407.3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李进涛;角建林;何保丽;李波;王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行为学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鼩行为学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毒理学、精神和神经药理学等科学研究大多以实验用大小鼠(转基因大小鼠)为主,其中行为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行为学研究主要以自主活动度检测、协调运动的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其具体方法有:旷场试验、足迹分析法、洞板试验、穿梭箱试验、 Morris 水迷宫、放射状迷宫、Y 型迷宫、T 迷宫、Barnes 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等十余种方法。现有方法多数涉及到:食物剥夺;个体体质差异大,未进行动物的一致性选择;以及光、电、水等刺激因素,有悖于动物伦理学等问题,有的甚至还存在争议。并且,所有方法都是将动物移动到固定的检测系统内进行,无法解决的问题是离开笼具产生的应激、训练耗时、繁琐以及检测系统内余留动物的气味给检测结果带来影响。以至于大多数对啮齿类动物进行的认知实验均伴随混杂设计的应激因素(Hodges, 1996; Mizumori et al., 1996; Kaneto, 1997)。
树鼩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是目前多数学者认可的一种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脑的k值(0.14)均大于鼠及兔的,而同猫的近似。k值的大小除能反映动物脑的演化水平外,尚能反映动物的智力水平。Liyesy (1970)指出:大鼠的k值为0.04,兔为0.07,猫为0.13,在复杂的作业中,兔比鼠强,猫比兔强。除大脑皮质外,树鼩小脑发育也较好,Haines (1969)指出:树鼩小脑后叶的发育甚至比婴猴(Galago)的还好,故运动灵活、行动诡秘、长期以捕食(偏好)会移动的昆虫为主而非静态的植物和水果。再加之昼夜节律与人类一致。
树鼩作为神经疾病研究模型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因行为学评价一直无一个好的方法。国内数十篇树鼩脑损伤的文章中均未涉及行为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国内有的研究人员用穿梭箱改进的电刺激箱开展行为学实验(最终放弃);还有的通过树鼩游泳训练用水迷宫开展行为学研究;其他实验同样无法回避水、电、光的刺激,这些刺激因素足以让树鼩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至于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不作为、不响应的情况。国外开展树鼩行为学实验的有:新物体认识实验(Abbas Khani,2012);“洞板”式的应激条件认知能力实验(Frauke Ohl,1998)。同样面临新环境的应激和气味等因素对行为和记忆的影响。“洞板”试验就无法解决食物气味的问题,由于气味的存在,树鼩可以依靠嗅觉直接找到食物,而不是靠已习得的记忆完成任务。
总之,利用树鼩开展精神和脑疾病研究,必须解决行为学评价的关键技术。利用所有动物都有向往食物这一生物学特性,以食物诱导为基础,以科学设计符合树鼩特点的实验方法为重点。特进行树鼩行为学评价方法的发明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迫切需要的有效的树鼩行为学评价方法。
树鼩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是目前多数学者认可的一种低等灵长类动物,由于其运动灵活性、行动诡秘、长期以捕食(偏好)会移动的昆虫为主而非静态的植物和水果。为了回避树鼩对环境变化敏感、应激性强的问题,行为学实验在原饲养笼内完成,利用其视觉发达的特点,将树鼩的食物隐藏于食物盒内,通过颜色标记,并且经过训练,整个实验在无刺激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本发明的方法是由利用食物隐藏盒隐藏树鼩食物的方法、实验用树鼩的选择与训练方法、学习记忆的评分方法组成,具体如下:
1)食物隐藏盒使用方法:
A、圆形食物隐藏盒的外直径为2.5-3.5cm,厚度为2.5-3.5cm;食物存储空间内直径为1.5-2.0cm,深度为2-2.5cm;
B、树鼩偏好的食物(不同饲养条件会形成不同的偏好,可以灵活确定)放于统一的食物隐藏盒内,用红色胶带封闭标记;
C、树鼩日常饲喂的颗粒饲料放于统一的食物隐藏盒内,用绿色胶带封闭标记;
D、没有食物的食物隐藏盒用黄色胶带封闭标记;
2)、实验用树鼩的选择与训练:
A、先将一个空的食物隐藏盒放入树鼩笼内,选择1小时内玩弄和啃咬食物隐藏盒的树鼩进行食物获取的学习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硅耐热防腐涂料
- 下一篇: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