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车行驶路线、方向及进出站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1352.0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戴秀挺;华亦昂;严赵峰;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行驶 路线 方向 进出 自动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识别领域,尤其是一种校车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上安装了GPS定位系统,而道路监管部门采用GPS对车辆进行监控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全天候,不受天气影响和安装简单,易于维护的优点。因此利用GPS对车辆进行监控目前被广泛的应用。
目前各高校中对校车的利用率很高,面向师生的校车实时信息查询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需要。但是众多高校中校车数量有限,一辆校车往往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内行驶在不同的路线,这使得固定在车辆上的GPS车载终端无法自动判断车辆行驶的路线、方向;另外,很多高校中运行的校车信息查询系统仅能定位车辆的实时位置,没有实现进出站点自动识别功能。基于以上两点,目前众多高校中的校车信息查询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师生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校车行驶路线、方向及进出站自动识别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校车信息查询系统的仅能定位测量位置、无法查询其他有用信息、实时性较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识别行驶路线、方向及进出站、实时性良好的校车行驶路线、方向及进出站自动识别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校车行驶路线、方向及进出站自动识别方法,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储了校车排班表信息和各路线站点信息;车载GPS终端将实时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首先根据校车排班表信息判断各辆校车当前行驶的路线,再通过车辆实时位置和路线站点信息判断当前车辆所行驶的方向,并且车辆行驶过程中定时计算,判断车辆的进出站点情况,当校车到达终点站后重新判断该车下一趟行程的路线,并依次类推。
进一步,所述校车的行驶路线、方向、进出站自动识别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服务器获取校车最新的GPS经纬度信息,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上一条经纬度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该数据是否为设定时间段(例如3分钟)内上传,若是,进入步骤4,否则重置此过程中的路线、方向、下一站点和标记,根据校车排班表计算出校车当前所属的路线,并进入步骤2;
步骤2、结合路线站点信息和终点法计算校车的行驶方向,若计算得到方向,标记校车“在站点”并进入步骤5,否则说明校车当前不在任何终点站,进入步骤3;
步骤3、根据路径点法计算校车行驶方向,若可以计算得到方向,标记校车“站点外”并进入步骤5,否则保存当前GPS经纬度信息并进入步骤1;
其中路径点法计算校车行驶方向的过程为:两条曲线表示不同方向的路线,五角星点A,B,C,M与D,E,F,N分别表示构成该路线上P1,P2两个方向的部分路径点集,选择路线某一方向上的路径点,并依次用直线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方向的路径;圆点L1,L2表示校车的位置,计算中根据路线站点信息可计算出两个方向上距离当前校车位置L1最近的路径点,如M和N;再按照点集的顺序得到M、N后n个点(如n=3),分别为A,B,C和D,E,F,计算中本次校车的GPS经纬度信息L1将被保存起来,当获得校车下一次上传的GPS经纬度信息L2后,分别计算L1到A,B,C的距离之和D1,L2到A,B,C的距离之和D2,L1到D,E,F的距离之和D3,L2到D,E,F的距离之和D4,因为一般每个路径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校车在更新一次位置的时间段内无法通过多个路径点,校车第二次更新的位置L2不会超过路径点A或者B,因此当D2小于D1且D4大于D3时认为校车运行逐步靠近A,B,C而远离D,E,F,得校车行驶方向为P1方向,反之当D2大于D1且D4小于D3时为P2方向;
步骤4、判断校车行驶方向是否确定,若未确定,进入步骤2,若方向已确定,判断行驶方向上的下一站点是否确定,若确定,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5、利用标记校车的信息和路线站点信息,计算校车的下一站点,若计算得到下一站点,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1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