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正铅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0413.1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林;柴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7 | 分类号: | H01M4/57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45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正铅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正铅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铅酸蓄电池铅膏的原料组成,各种材料都有多种结构存在,很多制造厂家只注意其中一种结构或者对材料的不同结构未良好配比,对材料分析不够细腻,造成蓄电池综合性能不高、存在短板,如:铅膏易填涂但极板强度差;电池容量高但寿命短,电池大电流放电好但小电流深放电性能差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正铅膏及其制备方法,该正铅膏不但利于和制填涂,还能增加极板强度、降低极板报废率、提高电池容量、增加深放电时间、延长电池寿命,使电池的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正铅膏,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氧化度铅粉490~510份、低氧化度铅粉490~510份、红丹22~28份、黄丹22~28份、四碱式硫酸铅8~12份、气象二氧化硅1~3份、纳米二氧化硅1~3份、1~2mm涤纶短纤维0.3~0.7份、3~5mm涤纶短纤维0.3~0.7份、1.4~1.6g/cm3硫酸溶液45~55份、1.1~1.3g/cm3硫酸溶液45~55份。
根据上述的蓄电池正铅膏,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氧化度铅粉500份、低氧化度铅粉500份、红丹25份、黄丹25份、四碱式硫酸铅10份、气象二氧化硅2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1~2mm涤纶短纤维0.5份、3~5mm涤纶短纤维0.5份、1.5g/cm3硫酸溶液50份、1.2g/cm3硫酸溶液50份。
根据上述的蓄电池正铅膏,所述高氧化度铅粉氧化度为80~85%,视密度为1.25~1.3g/cm3。
根据上述的蓄电池正铅膏,所述低氧化度铅粉氧化度为65~70%,视密度为1.45~1.5g/cm3。
根据上述的蓄电池正铅膏,所述气象二氧化硅比表面积为150~250m2/g。
根据上述的蓄电池正铅膏,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为600~800m2/g。
根据上述的蓄电池正铅膏,所述铅膏的视密度为4.2~4.6 g/cm3。
一种上述蓄电池正铅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铅粉、红丹、黄丹、四碱式硫酸铅、二氧化硅、涤纶短纤维等干料加入和膏机,搅拌5~8分钟;
(2)快速加入上述干料总重9~11%的水,加水在1~2分钟完成,然后搅拌4~5分钟;快速加水的目的是避免铅粉与水氧化过高;
(3)慢速添加高密度硫酸,在8~10分钟完成;因为硫酸与铅粉反应生成硫酸铅产生大量热量,铅膏会结块无法搅拌,即使此慢速添加最高温度也会达60℃左右;
(4)添加低密度硫酸,在4~5分钟完成;此低密度硫酸可以提速度添加,低密度硫酸与铅反应生成硫酸铅产生的热量比高密度硫酸产生的热量少;
(5)加酸结束后再搅拌4~6分钟,这时温度会降低到40~50℃,再进行铅膏视密度测量,符合要求即可出膏;如果铅膏视密度偏高就要添加适当水量搅拌至合格再出膏,如果膏视密度偏低就继续搅拌挥发水分至合格再出膏。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水的电导率不大于2μS/cm。
各成分组合的作用:
铅粉:铅粉为铅膏的主要原料,常规铅膏采用一种指标的铅粉,不能满足电池性能要求。本发明铅粉采用两种指标的铅粉:高氧化度80~85%、低视密度1.25~1.3g/ cm3主要提高电池容量;低氧化度65~70%、高视密度1.45~1.5g/ cm3主要是延长电池寿命。这样电池的容量和寿命都能够得到提高。
红丹与黄丹:一般厂家只添加其中一类,不能充分满足电池性能。红丹为四氧化三铅,主要是利化成提高初始容量;黄丹为一氧化铅,主要是利化成提高中期容量。两者主要是可以减少游离铅的含量,缩短固化时间,充电时转化为β-PbO2,提高容量,红丹提高较多,寿命稍差,黄丹提高较少,寿命稍长。
四碱式硫酸铅(4BS):一般铅膏在后期固化阶段可以采用高温方式获得四碱式硫酸铅,但是它形成的晶粒粗大,不利于化成转换。所以添加4BS,使晶粒比较细密、均匀分布,利于化成转换,形成铅膏间的骨架,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