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吸附剂、油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1770.1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柱坤;张铁英;姜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2 | 分类号: | B01J20/12;B01J20/10;B01J20/20;C11B3/10;A61K4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吸附剂 油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要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004485.7,申请日为2013年1月7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混合吸附剂、药用油脂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吸附剂、及其在制备药用油脂、去除油脂中氯丙醇酯类物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注射用油通常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味淡、在乙醇中微溶,与乙醚、氯仿或石油醚任意混合,在水中几乎不溶。作为能量补充剂及药用辅料,可用于配制脂肪乳和脂溶性药物的溶剂。脂肪乳剂输液是一种浓缩的高能量肠外补液,可供静脉注射并能完全被机体代谢与利用,主要用于手术前后进食困难以及严重烧伤,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和其他情况的营养补充,是一种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高热量、营养丰富的天然植物油脂,油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油溶性维生素等。许多不溶于水的药物如樟脑,黄体酮等可用注射用油制成油溶性注射剂。油类不易与液体混合,使油溶液中药物释放缓慢而出现长效作用。
注射用油通常由以油脂作为原料,而油脂通常是由豆科植物(GLycine soya bentham)的种子提炼制成的脂肪油,其中常含有细胞杂质、色素、植物蛋白等,必须经过精制才能符合注射用油标准。另外,油脂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中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油脂氧化的最初产物是氢过氧化物,但很不稳定,可以分解为小分子复杂化合物如醛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能够破坏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致癌、促使血压升高、破坏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毒副作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油脂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一般用茴香胺值来表示,其数值越大,油脂的劣变程度越严重,油脂储藏或使用不当时,茴香胺值则显著上升。油脂中的色素,其中有些成分对人体有毒,据报道,使用含有杂质成分的大豆油制成的脂肪乳注射液可发生人体发热等不良反应。油脂颜色的深浅一般用吸光度来表示,颜色越深吸光度越大。
《中国药典》规定了供注射用大豆油的要求酸值≤0.1mgKOH·Kg-1,过氧化值≤5.0meq·Kg-1,并没有对茴香胺值和吸光度作规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级的注射用大豆油的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美国药典3.0版精制大豆油标准,尤其将茴香胺值严格控制在1.0以内,吸光度控制在0.02以内,茴香胺值和吸光度过高对人体是有害的。CN101497026B使用凹凸棒土和炭化豆壳灰虽能降低大豆油的茴香胺值,但是不能降低大豆油的吸光度,目前已发表文章(Studies in photooxidation of Olive oil,Kiritsakis,A.,and L.R.Dugan,J.Am.Oil Chem.Soc.,1985,62:892.)和(The effects of bleached and unbleached rosemary oleoresins on light-sensitized oxidation soybean oil,Clifford Hall and Susan Cuppet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1993,70(5):477-482.)使用了白土、活性炭阐述了油脂的脱色,但是并不能降低油脂的茴香胺值,为了显著降低注射用大豆油的茴香胺值和吸光度,单一使用硅胶也无法实现预定值。从目前中外文专利和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能显著降低油脂中茴香胺值和吸光度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1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点式触控物辨识系统
- 下一篇:屏幕解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