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岸物资转运传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2128.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锋;周子明;陈文河;张静;黄嘉荣;苏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资 转运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资转运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船岸物资转运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日益发达的陆上活动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延伸到水域上,陆上资源不断的消耗也必将人类的目光引向水域。海上交通航运因其成本低、输送量大而成为当前人类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运输船舶作为这些活动的载体已发展地较完善。而将物资运送到船上或从船上卸物资都以人力为主,不仅浪费人力、时间,而且转运成本高、效率低。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枯水期或丰水期,水位的不同更增加了搬运的难度。对于大型物资采用的也是吊车,而大型吊车则成本太高,且工作环境受到吊车占地面积、作业空间(吊臂旋转半径)等限制。此外,不同时期的水位势必会影响到物资的装卸,给装卸技术带来很大挑战。如何能够低成本、方便、高效地装配渔船的供需,是渔船、货轮亟需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船岸物资转运传送装置,能以低成本、节能、高效地实现不同水位期的船岸物资转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船岸物资转运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安装架和调节架,所述安装架和调节架用于固定在岸上陆基上,所述传送带的第一端与安装架铰接,所述调节架上设有吊绳和收放吊绳的卷扬机,所述吊绳的自由端与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通过吊绳的收放以绕安装架转动。
其中,所述吊绳的自由端通过可调挡框架与传送带连接。
其中,还包括保险钢丝绳,保险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岸上陆基上,另一端固定在传送带第二端,保险钢丝绳的中部与所述吊绳的自由端连接。
其中,还包括固定在岸上陆基上且位于传送带第一端的载物台。
其中,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隔离横条。
其中,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保护外框架。
其中,所述传送带通过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双向开关。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
(1)传送带的水平角度可调,保证了船—岸物资双向输送的便捷性与安全性,适用于不同潮时下因水位的潮落而引起的船、岸高度落差;
(2)传送带上结缚加装保险钢丝绳,有效保障了调节过程、货物转运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
(3)载物台的加装设计,方便货物的转运和输送,提高货物的双向转运效率;
(4)传送带上加装的隔离横条、传送带两侧的保护外框架能够防止货物在输送过程中移位、滑落,保证了输送物资的平稳、快速、安全运输;
(5)电机上的双向开关实现了传送带从岸到船和从船到岸的双向运输,通过电机的正、反向转动控制实现了传送带方向的控制。
(6)在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可将其平放在岸边或通过可调档框架升高、降低,或转向至与码头平行或收回至岸上,节约空间,从而提高码头的空间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船岸物资转运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送带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可调挡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船岸物资转运传送装置,其能以低成本、节能、高效地实现不同水位期的船岸物资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2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