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BS成分分析中元素谱线的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98593.1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616075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发明(设计)人: 吴少波;叶连慧;王丽晴;龙森;傅登明;于立业;张云贵;孙彦广 申请(专利权)人: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主分类号: G01J3/30 分类号: G01J3/30;G01N21/63
代理公司: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代理人: 刘月娥
地址: 10007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libs 成分 分析 元素 自动识别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材料成分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IBS成分分析中元素谱线的自动识别方法,用于从针对样本而实测的LIBS光谱数据中自动识别出元素谱线,为后续的元素含量分析提供尽可能完备的数据基础。

技术背景

LIBS合金成分分析技术是材料分析中一个重要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王海舟,冶金分析前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55-289)。该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激光激发一个或一组样本产生等离子体光谱,然后用光谱仪直接收集样本表面产生的发射谱线信号,最后通过对此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样本各元素及相应含量。

谱线信号的分析处理一般由谱线识别和含量分析两部分组成。谱线识别的任务就是以各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数据库为标准,结合光谱仪的波长、强度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综合考虑谱线间干扰、谱线强度过大或过小等因素,从样本的单次或多次重复实测光谱数据中确定出各谱线对应的元素,以及元素在该谱线的光谱强度。而含量分析就是在元素谱线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有标样法或无标样法,确定待测样本中各元素的含量。由此可以看到,元素谱线的识别是后续元素含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元素谱线识别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发展了各种识别方法。这些识别方法主要分为手工(林晓梅,曹继庆,殷庆辉,刘晓庆.基于LIBS技术的AOD炉硅含量在线分析[J],铁合金,2009,No.1,41-44;吴少波,叶连慧,孙彦广,于立业,张云贵.国产Nd:Yag美容用激光器用于LIBS成分分析的可行性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3,34(6),181-186)和自动两大类(杜振辉,孟繁莉,李金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自动选择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4),876-880;Aydin U,Roth P,Gehlen C D,Noll R.Spectral line selection for time-resolved investigations of laser-induced plasmas by an iterative Boltzmann plot method,Spectrochim.Acta Part B,2008,63:1060-1065;于海斌,孙兰香,杨志家,郭前进,辛勇,丛智博.校正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连续背景干扰的方法[P],101750401A,2010-06-23)。

手工方法一般依靠前人使用过的元素谱线,或者使用已知的原子光谱数据人工筛选。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研究中的探索阶段,优点是灵活,缺点是工作繁重,容易出错和遗漏。

自动分析方法则建立各种识别参数、规则和算法,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以已知的原子光谱数据库为参考标准,对实测光谱数据进行自动识别。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人力,而且不易出错和遗漏。

文献(杜振辉,孟繁莉,李金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自动选择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4),876-880)定义了元素发射谱线的相对强度比、波长偏差两个参数,并据此对检测谱线进行筛选,通过设定合理的阈值,剔除自吸收和干扰严重的谱线。

该文提出用发射线的相对比强度位于合适的范围来判断是否可以选择此谱线,但由于相对比公式的分子分母都使用了实测谱线强度,所以可能存在无法区分自吸收谱线的情形。

此外,该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干扰谱线的剔除,但文中未详细论述剔除方法。

文献(Aydin,Roth P,Gehlen C D,Noll R.Spectral line selection for time-resolved investigations of laser-induced plasmas by an iterative Boltzmann plot method,Spectrochim.Acta Part B,2008,63:1060-1065)为了降低谱线间干扰,制定了谱线发射系数大于周边谱线发射系数总和的3倍的原则,来对理论谱线进行裁减。由于这个原则针对的是理论谱线,而理论谱线和实际谱线的发射系数并不一定一致,所以这个原则并不一定适合实际谱线的识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未经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