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8517.0 | 申请日: | 2013-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岭;赵伟;王珅;程若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48;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油气 管道 缺陷 高精度 检测 装置 | ||
1.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包括体支撑轴(2),其特征在于:体支撑轴(2)前端连接防撞头和前动力皮碗(1),前动力皮碗(1)后面连接前浮动铰链机构(3),前浮动铰链机构(3)和两组浮动磁化检测块(5)连接,每组浮动磁化检测块(5)侧面前后安装侧向顶起弹簧(4),由顶起弹簧(4)将浮动磁化检测块(5)张开,形成可浮动的磁化回路和漏磁检测块单元;浮动磁化检测块(5)上面安装手指探头(6),浮动磁化检测块(5)的后部为滑动形式,在体支撑轴(2)的后端安装导向槽和限位环,约束浮动磁化检测块(5)的侧向摆动和上下移动量;在导向槽的后部安装后动力皮碗(9),前后动力皮碗共同形成了动力驱动系统;在体支撑轴(2)内密封舱室前后分别对插安装电池包单元(7)和电子记录仪(8),电池包单元(7)和电子记录仪(8)的电极对插给电子记录仪(8)上电;在体支撑轴(2)尾部安装了检测器里程轮单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磁化检测块(5)包括导磁体(19),前绞支轴(11)置于导磁体(19)前端轴孔中,前绞座(18)固定在导磁体(19)前端,高强磁铁(14)放置在导磁体(19)上部,通过磁极防护板(12)固定,中间使用磁极减震垫(13)保护,磁极防护板(12)固定在前绞座(18)和导磁体(19)上,手指探头绞支座(15)固定在导磁体(19)上,手指探头(16)固定在手指探头绞支座(15),手指探头(16)下面装有探头集线器(21),磁极内挡块(17)固定在手指探头(16)后,在导磁体(19)的下部固定有走线盒(20),两侧有压线片(22)和弹簧座孔(23),导磁体(19)尾部固定后导向滑块(24),各组件以导磁体(19)为中心组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程轮单元(10)包括摆动臂(27),摆动臂27一端通过销轴与铰链座(25)连接,另一端安装有里程轮(29),旋转编码器(28)位于里程轮(29)轴孔内,拉紧弹簧(26)一端连接摆动臂(27),另一端连接铰链座(25),拉紧弹簧(26)将摆动臂(27)拉起,使里程轮(29)压紧金属管壁,随检测装置在管道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浮动铰链机构(3)为双绞结构,由旋转滑动铰链臂和转动摇杆组成,其中双绞结构铰链臂下端铰轴在固定绞座的滑动槽内前后移动,铰轴与固定绞座的滑动槽的配合间隙为0.50~1毫米,前浮动铰链机构(3)的固定绞座固定在体支撑轴(2)的安装位置上,双绞结构的铰链臂为U型结构,铰链臂与固定绞座的侧向间隙为0.50~1毫米,双绞结构的摇杆一端在固定绞座内转动,另一端铰链臂相联,摇杆两端的铰轴孔与铰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间隙为0.10~0.20毫米,摇杆与固定绞座的侧向间隙为0.50~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磁化检测块(5)的侧面安装侧向顶起弹簧支撑结构,每组浮动磁化检测块(5)配合前浮动铰链机构(3)和后导向滑槽结构,侧面以前后两组顶起弹簧(4)相互顶起,具体是在导磁体侧面布置侧向顶起弹簧座孔,顶起弹簧(4)压紧弹簧座孔底面,弹簧座孔内安装弹簧导向柱,弹簧导向柱与弹簧座孔对顶起弹簧(4)起双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顶起弹簧(4)脱出,弹簧座孔内安装弹簧导向柱,弹簧导向柱与弹簧内径间隙为0.5~1毫米,弹簧座孔与弹簧外径的间隙为1~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动力皮碗(1)和后动力皮碗(9)外侧安装不锈钢压板,将前动力皮碗(1)和后动力皮碗(9)压紧在体支撑轴(2)的皮碗安装面上,前动力皮碗(1)和后动力皮碗(9)的前后安装距离是应用管道内径的1~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油气管道缺陷高精度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单元(7)与体支撑轴(2)的内密封舱室的密封采用端向和轴向两道密封形式,密封介质为O型橡胶密封圈,电池包单元(7)圆筒表面贴覆前后两道减震带,减震带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5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车况和驾驶员生理参数进行交通预警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IL-6结合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