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防水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467.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6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飞;丛培良;陈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33/20;C09D167/00;C09D5/08;C08G18/67;C08F220/44;C08F236/12;C08F212/08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1218 | 代理人: | 车宁华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防水 防腐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防水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防水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生产和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于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简便的施工特点,因此深受市场欢迎,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焦油作为主要填料的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习惯称“851”,它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和使用的产品;另一类是以聚醚、古玛龙树脂或石油沥青作为主要填料的非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习惯称“911”,这一类材料是在“851”的基础上通过改良研制成功的,它具有更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尤其是避免了使用煤焦油原料,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毒性,增广了材料的使用范围。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日益增多,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使用功能也在拓宽。为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就必须对水泥混凝土桥梁的路面进行防水处理,目前防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热沥青防水层。它使用的材料为石油沥青及用沥青浸制后的麻布或玻璃丝布油毡。其施工程序为:购置沥青——熬制沥青——涂抹沥青——铺设卷材。另一种是冷作防水层,其中的一种是一布三涂。其使用的材料为再生橡胶防水涂料和中碱纤维玻璃丝布。施工程序为:从定点厂购料——涂抹涂料——铺设玻璃丝布。其中,热沥青防水层的缺点主要是:整体防水的粘结性不够理想,抗裂性能差;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不长,防水层的开裂、破损直接影响路面与桥梁结构质量,桥梁渗漏时有发生;在热作业施工时,特别是熬制沥青时 易发生烫伤和造成环境污染。一布三涂方法的主要缺点表现在:涂料与基层粘结不好,造成空鼓、裂起,最致命的是桥面四周,即挡碴墙、内边墙和端边墙处,涂料很难将卷材与四周的混凝土粘结牢固,总是留有不可补救的施工缝,留下了渗水隐患,最后导致防水层大面积空鼓而失效,封端混凝土脱落,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是由含—OH的多元醇树脂和含—NCO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具有成膜温度低、光泽高、耐候性好、附着力强、耐化学品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钢结构、木器、皮革和建筑等领域的防护和装饰。聚氨酯防水涂料是双组分氨基甲酸酯橡胶系列防水材料中的一种。它是以过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元醇类进行反应,生成末端带有异氮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剂组份和掺以焦油或其它原料作填料并配入一定量的改性剂、稳定剂而组成的含有固化剂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合拌和,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一种橡胶状弹性体。聚氨酯涂膜橡胶施工方便,它不仅能在平面、立面、阴阳转角和各种复杂基层面上都能形成整体、无缝的防水薄膜而且对沉降缝、施工缝、基层裂缝与管道贯穿楼板的接缝等一些容易渗漏部位也能作任意而准确的增强防水处理。
但是,现有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具有以下缺点:粘结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并且制备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聚氨酯防水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氨酯防水防腐涂料力学性能优越,粘结力强、伸缩性好、抗拉强度高、不透水性好、耐腐蚀性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技术方案一:
一种聚氨酯防水防腐涂料,分为X组分和Y组分,其重量混合比为2:1, 所述X组分按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40~50份的活泼氢聚合物、20~25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4~6份地沟油、4~6份荧光粉、0.9~1.4份的X组分防沉剂、0.4~0.45份的X组分催化剂、4~8份的乙酸乙酯、1.5~2份的氟化钙、0~0.15份的酸性调节剂;所述Y组分按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7~9份的多元醇、10~13份的苯乙烯、10~13份的丁二烯、25~28份的丙烯腈,15~17份的聚酯树脂、10~12份的填料、3~4.5份的白颜料、0.2~0.7份的Y组分催化剂、0.4~1份的Y组分助剂。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在所述X组分中,所述活泼氢聚合物为蓖麻油,所述地沟油为煎炸老油,所述助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所述酸性调节剂为冰醋酸;所述荧光粉为无机纳米级稀土材料,所述乙酸乙酯用来调节X组分的稠稀度;
在所述Y组分中,所述多元醇为甘油;所述填料为滑石粉、蒙脱土和白云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滑石粉、蒙脱土和白云母的重量混合比为2:1:1;所述白颜料为锌白粉和钛白粉组成的混合物,其重量混合比为1:1;所述Y组分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和异辛酸铅组成的混合物,其重量混合比为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