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4956.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柳兴林;翟德文;曲新强;王敏;刘彬娜;王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18;B60W10/24;B60W40/00;B60T10/04;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辅助 驱动 制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力器、液压泵、第一和第二电磁阀、比例溢流阀、蓄能器、安全阀组、液压马达、热交换器、油罐及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其中,
所述取力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与发动机驱动附件的输出轴和与所述液压泵的转子轴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取力器来驱动所述液压泵的转动;
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油罐、所述安全阀组的进油口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所述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安全阀组的出油口和所述高压变量泵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蓄能器和所述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比例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油罐;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压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比例溢流阀、蓄能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的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驱动附件的输出轴之间采用花键副连接;所述取力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液压泵转子轴之间采用花键副连接,或采用法兰盘连接或短万向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三通阀;
其中所述三位四通阀的中位机能为“U”型,P、T封闭,A与B接通;所述的三位四通阀的P口、A口和B口通过高压管道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安全阀组的进油口以及与所述二位三通阀的P口连接;
所述三位四通阀的T口通过低压管道与所述油罐连接;
所述的二位三通阀的A口、B口通过高压管道分别与蓄能器、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高压管道与所述安全阀组的出油口和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比例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低压管道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通过低压管道与所述油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马达、安全阀组、第一电磁阀的P-A通道构成第一液压辅助驱动回路;
所述液压泵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P-B通道、第二电磁阀的P-A通道、蓄能器构成液压制动能量回收回路;
所述比例溢流阀、热交换器和油罐三者串行连接,与所述液压泵、第一电磁阀的P-A通道、第二电磁阀的P-B通道构成液压缓冲制动回路;
所述的蓄能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A-B通道、第二电磁阀的P-A通道、安全阀组、液压马达构成第二液压辅助驱动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溢流阀通过控制电液调整压力,其溢流压力范围为0-40MPa;
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通过电磁铁操纵和弹簧复位,所述热交换器的工作温度为40-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辅助驱动及制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为轴向柱塞高压变量泵,其工作最高压力为40Mpa;
所述液压马达是2个结构相同的径向柱塞高压定量马达,且其转子轴与前轮的半轴是同一根轴,分别与两个前轮的轮毂采用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49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柜资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桌面直播的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