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回转拖船艏部拖曳装置的布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8512.1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8 | 分类号: | B63B35/68;B63B2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拖船 拖曳 装置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设备的布置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全回转拖船艏部拖曳装置的布置方法,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回转拖船为专门从事拖曳的船舶,主要作业于港口,用于大型船舶的靠离码头。船上的拖曳设备一般指拖钩和拖缆机,拖钩和拖缆机一般设置在船长中点后方5%~10%船长处,用于船舶的正拖。而当船舶离码头的时候,需要在艏部安装拖曳装置,拖船的船艏面对作业对象倒车行使,拖船进行倒拖作业。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回转拖船艏部拖曳装置的布置方法,在完全不影响顶推作业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回转拖船的倒拖功能。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全回转拖船艏部拖曳装置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以船艏部主甲板的中心线为基准,将防磨缆桥、缆桩、锚绞机的中心轴对准中心线,顺次纵向排列在船艏部主甲板上;
1.2防磨缆桥设置在船艏部前缘,防磨缆桥的高度高于船舶护舷眼板的高度;
1.3缆桩设置在防磨缆桥与锚绞机之间,缆桩与锚绞机的距离小于缆桩与防磨缆桥之间的距离;
1.4在缆桩上装设导缆孔,将导缆孔的中心与锚绞机主滚筒的中间层置于同一水平面,以确定导缆孔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缆桩为双柱缆桩,包括两个垂向管材和两个垂向管材之间的横向管材,横向管材上装设导缆孔,两个垂向管材作为支撑部支撑横向管材以及导缆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所述导缆孔内表面包覆不锈钢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船艏部设置拖曳装置实现全回转拖船的倒拖功能。将缆桩导缆孔的中心与锚绞机主滚筒的中间层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限制了缆绳的出缆角度,减少缆绳穿过导缆孔的摩擦,保护了锚绞机主滚筒两侧挡板。将缆桩与防磨缆桥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尽可能大,使得全回转拖船在进行顶推作业的时候,缆桩不会刮伤到对方船壳外板;拖缆穿过导缆孔继续延伸到防磨缆桥,延伸段的拖缆不会与艏部的任何结构相接触,减少了缆绳的磨损。双柱缆桩垂向管材支撑着横向管材以及导缆孔,管材超出的部分可以储存一部分的拖缆,缆桩还起到了系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全回转拖船艏部拖曳装置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以船艏部主甲板的中心线为基准,将防磨缆桥1、缆桩2、锚绞机3的中心轴对准中心线,顺次纵向排列在船艏部主甲板上;
1.2防磨缆桥1设置在船艏部前缘,防磨缆桥1的高度高于船舶护舷眼板6的高度;
1.3缆桩2设置在防磨缆桥1与锚绞机3之间,缆桩2与锚绞机3的距离小于缆桩2与防磨缆桥1之间的距离;
1.4在缆桩2上装设导缆孔4,将导缆孔4的中心与锚绞机3主滚筒5的中间层置于同一水平面,以确定导缆孔4的水平高度;
缆桩2为双柱缆桩,包括两个垂向管材和两个垂向管材之间的横向管材,在横向管材上装设导缆孔4,两个垂向管材作为支撑部支撑横向管材以及导缆孔4。导缆孔4内表面包覆不锈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 下一篇:水上房屋及对所述水上房屋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