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磷类的汽车齿轮润滑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825.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04;C10N30/06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硫磷类 汽车 齿轮 润滑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硫磷类的汽车齿轮润滑油。
背景技术
含硫类的极压剂聚五硫化物TDPS532为美国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的新产品,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能,主要用于重负荷工业齿轮油。已生成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主要用于配置重负荷车辆齿轮油,也可用于重负荷和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含磷类的极压剂,主要有磷之星P120和亚磷之星P110。磷之星P120,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能,主要用于重负荷工业齿轮油。磷之星P120是由低碳醇与三氯氧磷反应制的烷基磷酸盐,再与有机胺与磷酸酯反应生成。因有机胺的烷基基团小极压性能高,已生成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亚磷之星P110是由亚磷酸酯与甲醛反应的生成物,加上P2O5生成烷基磷酸酯,胺与磷酸再与有机胺反应生成亚磷之星。主要用于配置重负荷车辆齿轮油,也可用于重负荷和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在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中添加五硫化物TDPS532 , 二烃基五硫化物(RC2540)含磷类的极压剂主要有磷之星P120使用均匀设计进行配比,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优化计算,并进行了复证。由于含有硫磷元素,因此承载能力较高,最高可达2842N,其不足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硫,有一定的腐蚀性。
含磷类的极压剂主要有磷之星P120和亚磷之星P110。磷之星P120,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能,主要用于重负荷工业齿轮油。磷之星P120是由低碳醇与三氯氧磷反应制的烷基磷酸盐,再与有机胺与磷酸酯反应生成。因有机胺的烷基基团小极压性能高,已生成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
磷之星P120的反应式和结构式
可与硫磷氮剂复配,是硫磷型工业齿轮油和GL-4、GL-5车辆齿轮油的主剂,也可用于金属加工用油,润滑脂等产品中。硫含量高,相对于一般的硫烯产品而言,具有更优异的极压、抗磨性能。氯含量极低,铜腐蚀性能良好。在各类基础油中均具有很好的相溶性。与其它极压抗磨剂具有优秀的协同效果。
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leate)TPTPO分子式为,CH3CH2CCH200CC17H33)3(由三羟甲基丙烷与油酸反应后,经特殊处理后工艺而成制成。高温蒸发小、结焦量低、与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生物降解率达90%以上。它的粘度40℃为45-55mm2/s, 100℃时的黏度为9-10mm2/s。黏度指数≥180,生物降解率达90%以上,可用于调配要求环保的液压油、锯链油和水上游艇发动机油,钢管轧制液,和纺织皮革助剂的中间体、纺织油剂及金属加工液。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9134)由鞍山海华油脂化学有限公司提供,其性能见表2。
二烃基五硫化物,代号为RC2540。产品为浅棕色透明液体,可非常好的取代元素硫对基础油硫化得到的硫化油。另外其活性硫含量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可达38%),结果是温度略有上升,就有显著的极压作用,极压性能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指标如表3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能,高承载能力。满足配置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的含硫磷类的汽车齿轮润滑油。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硫磷类的汽车齿轮润滑油,是以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9134为基础油,加入聚五硫化物TDPS532、二烃基五硫化物RC2540和/或磷之星P120,经混合均匀制成。
其配方为: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9134为基础油加入占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重量百分比:
TDPS532为0.3-2.1%;
RC2540 为0.4-2.8%;
P120为0.2-1.4% 。
上述的润滑油中可加入重量百分比大于5%的猪油为油性添加剂,提高润滑性能,降低磨损。
本发明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能,润滑油承载能力高为1892.716
N,烧结负荷较高,可达13995.45N,可配置重负荷车辆齿轮油,也可用于重负荷和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附表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7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达糖化酶的里氏木霉菌株
- 下一篇:一种医用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