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P0型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6903.X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金雨馨;董和磊;于仕辉;许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p0 低温 烧结 陶瓷 电容器 介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高介电常数NP0型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线路日益微型化、集成化和高频化,电子元件必须尺寸小,具有高频、高可靠、价格低廉和高集成度等特性。
NP0电容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I类陶瓷电容器,其电容量和介质损耗非常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振荡器、谐振器的槽路电容以及高频电路中的耦合电容。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标准,NP0温度稳定型电容器是指以25℃的电容值为基准,在温度从-55℃到+125℃的范围之内,电容量温度系数(TCC)≤±30ppm/℃,同时要求介电损耗低于0.05%。采用MLCC技术的NP0特性陶瓷材料具有体积小、比容大、耐潮湿、长寿命、片式化、寄生电感低、高频特性好等诸多优点,可适应从低频到超高频范围的集成电路的使用,并大大提高电路组装密度,缩小整机体积,已成为最能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元件之一。
BZN系陶瓷是以Bi2O3-ZnO-Nb2O5三元系统为基础的陶瓷介质,其具有烧结温度低、高频温度系数稳定、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小等优点,并且其不与Ag内电极浆料起反应,可采用低钯含量的银钯浆料作为内电极,应用于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制备,并大大降低多层器件的成本。
Yong et al.研究表明,随组分变化,BZN体系陶瓷存在两个具有不同介电性能的主要结构:Bi1.5ZnNb1.5O7(α-BZN)立方焦绿石和Bi2Zn2/3Nb4/3O7(β-BZN)单斜钛锆钍结构。立方焦绿石Bi1.5ZnNb1.5O7的空间群为Fd3m,1MHz时的εr≈150,tanδ≤4×10-4,TCC≈-400×10-6/℃。Bi2Zn2/3Nb4/3O7的空间群为C2/c,1MHz时的εr≈80,tanδ≤2×10-4,TCC≈170×10-6/℃。其中,Bi2Zn2/3Nb4/3O7(β-BZN)具有更低的烧结温度,一般低于950℃,可满足低温共烧陶瓷系统(LTCC)技术的要求。
相对于Bi2Zn2/3Nb4/3O7而言,Bi2Mg2/3Nb4/3O7介电常数较高,1MHz时的εr≈200,电容量温度系数为负值,TCC≈-300×10-6/℃。这一现象表明,Mg2+取代Zn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体系的介电常数,改善体系的温度稳定性。因此,以Mg2+取代Bi2Zn2/3Nb4/3O7中的Zn2+有望获得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NP0型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
目前,研究此类材料结构与性能时,主要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引入杂质,很难保证各成分的均匀性与纯度,得到的粉体活性较差,制成的陶瓷体烧结温度较高。与传统固相法相比,湿化学法具有可以在原子与分子水平控制化学反应的特点,可以制备高纯度、化学配比精确控制、成分分布均匀、颗粒尺寸与形貌可控的纳米粉体。此外,此类方法制得的粉体烧成温度低,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方便新材料的试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固相法制备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NP0型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的新型密封
- 下一篇:一种跑步机能量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