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0023.1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新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干燥 综合征 中药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
本病发病率高,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外分泌腺体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使腺体细胞破坏,功能丧失,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表现。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疾病,90%以上为女性,发病年龄大多为 40-60 岁的中老年,小儿较少。由于至今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所以该病的患病率很不准确。一般估计为 0.1 %-0.7 %。在美国,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来,本病在我国一直较陌生,直至 1980 年以后才引起注意,并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国内经对万余人群的调查发现,该病患病率为 0.29 %-0.77 %,说明在我国本病的患病率不低于类风湿关节炎 0.3 %~0.4 %的发病率。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的病因有外燥、内燥两种,以内燥为多。燥邪之致病最有季节性,秋分以后,燥金主事,人经夏月炎蒸,液为汗耗,脏腑枯涸,致使水竭津枯,易于感燥,此为外燥;内燥则为阴虚液亏,精血不足,清窍失于濡润,病久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深至脏腑而成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干燥综合症与免疫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性激素有关。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主要是局部对症治疗。虽然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免疫抑制剂对本病的疗效却不明显。现有的治疗药物可分为四大类:①表面替代(人工泪液);②胆碱受体激动剂(匹鲁卡因);③抑制表面炎症药(环抱素眼液);④免疫调节药(甲氨喋吟、环磷酞胺等)。干燥综合征无特殊治疗方法。
以上各类药物只能缓解表面症状,疗效不理想,且停药后易复发,患者不得不长期服用药物维持,进而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损害其它器官,故发明一种标本兼治的药物来治疗此病,已成为广大患者热切期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经过对药物组分的大量筛选、重组、尝试、又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20-30份、浮小麦20-30份、茯苓8-14份、黄精8-14份、麦冬12-20份、桑叶8-14份、牛蒡子10-16份、决明子10-16份。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23-27份、浮小麦23-27份、茯苓10-12份、黄精10-12份、麦冬15-17份、桑叶10-12份、牛蒡子12-14份、决明子12-14份。
在本发明一个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25份、浮小麦25份、茯苓10份、黄精10份、麦冬16份、桑叶10份、牛蒡子13份、决明子13份。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是口服制剂。
再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是口服液、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
通过临床应用研究发现,由上述中药材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方面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药新用途,即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中的应用。
根据中医药史料记载,上述中药材具有如下药理活性和功能主治: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选自干燥蒲公英的全草。
浮小麦:为干瘪轻浮的小麦,水淘浮起者。除虚热;止汗。主止阴虚发热;盗汗;自汗。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利尿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选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Wolf 的干燥菌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新明,未经崔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0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