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零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6415.0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津田稔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41/08 | 分类号: | H01L41/08;H03H9/25;H03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张洋 |
地址: | 日本东京涉谷区笹***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零件 | ||
1.一种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电元件,
所述压电元件包括:
压电板;
形成于所述压电板的主面的梳齿电极与输入输出电极;
设置于所述梳齿电极的上方的盖层;以及
用以在所述梳齿电极与所述盖层之间形成空隙的凸条,
其中,所述盖层是在感光性热硬化性树脂中含有透光性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还包括:
底部凸块金属膜,设置在所述凸条的所述压电板侧;以及
金属薄膜,覆盖所述盖层而将所述空隙气密密封,
所述压电零件还包括:
电极端子,与所述压电元件接合为一体,且与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输入输出电极电连接;以及
配线基板,包括对外部机器的安装端子,且
所述压电零件将至少所述压电板与所述配线基板进行树脂密封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填料为白色云母的微片,且
含有相对于树脂膜的主剂为45重量百分比至55重量百分比的所述白色云母的微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填料为白色云母的微片,且
含有相对于树脂膜的主剂为45重量百分比至55重量百分比的所述白色云母的微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电极端子是:经由配置于所述盖层的外侧端部的导电连接构件而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电极端子是:经由配置于所述盖层的外侧端部的导通连接构件而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电连接的所述导电连接构件为焊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电连接的所述导电连接构件为焊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电连接的所述导通连接构件为铜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电连接的所述导通连接构件为铜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电极端子是:利用导线而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输入输出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电极端子是:利用导线而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在一个器件上搭载有多个。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元件在一个器件上搭载有多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齿电极与所述输入输出电极构成叉指换能器,
所述凸条为设置在所述叉指换能器的周围的树脂材料的凸条,
所述盖层为树脂材料的盖层,
所述空隙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动作空间,
所述透光性填料包含白色云母的微细片,
所述压电零件在所述盖层上还具有多个再配线层,所述多个再配线层与所述叉指换能器的所述输入输出电极电连接,
所述再配线层的各个能够在所述再配线层上的任意位置设置外部端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电零件,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盖层的所述感光性热硬化性树脂是:在树脂材料中添加了感光剂与硬化剂而成的树脂,
所述白色云母的微细片的含量为40重量%至6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4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配电所的智能配电监控装置
- 下一篇:电木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