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J型钢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5911.4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付常伟;赵新华;袁鹏举;纪进立;霍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8 | 分类号: | B66F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型钢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型钢,具体是一种热轧J型钢,属于热轧型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叉车作为工业运输车辆,其工作装置主要是由内、外门架构成,门架在进行叉取货物、提升作业中,以前桥为矩心产生很大的倾覆力矩,因此叉车门架是叉车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受力构件,叉车门架型钢使用板材切割后焊接而成,该焊接型钢由翼板和腹板焊接而成。由于叉车起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且周期性载荷,对型钢的强度、截面尺寸、外形直线度、平面度等方面要求很高,因此,现有的叉车门架型钢在焊接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焊接型钢需要使用复杂的设备,进行繁琐的工序才能制造完成,导致生成效率低;2、在切割和焊接过程中,金属消耗较多,导致金属使用率低;3、焊接型钢制造周期长、成本高,且焊接区性能也很不稳定,易产生疲劳损伤,导致门架的结构刚度差,不利于门架的承载及滚轮的导向,严重影响叉车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热轧叉车门架异型钢系列产品的成功开发,弥补了上述焊接型钢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产叉车的制造需求。目前适用于叉车门架的型钢有热轧C形、H形和J形型钢,J形型钢包括腹板、一对翼板和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腹板的外侧面上,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发现,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强筋位于两翼板之间(也即型钢腹板上),加强筋的设置增大了热轧生产的难度,导致技术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投资费用高,不利于生产,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中国专利CN2598981Y公开了一种型钢,即叉车专用新型门架型钢,槽钢外侧底面、近一侧侧边处设有与侧边平行的外伸凸边;且内、外底面的过渡圆角处均设有凸块。增加了型钢的结构刚度,提高了门架的承载能力,该型钢由于在槽钢外侧底面、近一侧侧边处设有与侧边平行的外伸凸边,在热轧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轧辊的中部重新开槽,尺寸精度和外形难以控制,为保证开槽精度,不仅将增大轧辊消耗,且轧辊加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J型钢,该J型钢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热轧生产难度低,操作难度小、投资费用低,易于生产,大大提高了热轧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轧J型钢,包括腹板、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板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第三翼板,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翼板和第三翼板相连,第一翼板和第三翼板位于腹 板的同一侧,两翼板相互平行且均与腹板垂直,所述的第二翼板与第一翼板相连并与腹板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与第一翼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并且也与腹板垂直。
本发明的热轧J型钢,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第三翼板分别位于腹板的端部,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连接并在同一垂直平面,在热轧生产过程中,不需在精轧平辊上开槽,且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开槽尺寸、位置和外形容易控制,与现有热轧J型钢相比,降低了热轧生产的难度,热轧技术设备简化、投资费用降低,大大提高了热轧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型钢结构的刚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优选的,第二翼板内侧面与腹板底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凸出腹板底侧面的凸块,所述凸块在腹板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10~40mm,凸块高出腹板的高度为3~20mm,凸块的外表面由凸块与腹板底侧面的连接处向凸块与第二翼板内侧面的连接处呈平滑曲线过渡。此种设计的优点,应用在叉车门架系统中,本发明的凸块的长度和高度是根据是根据叉车的载重及滚轮的厚度而特定选择的,凸块一方面对滚轮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凸块的设置增加了型钢的刚度,使型钢开口刚度增大,变形减小,提高有凸块部位的承载能力,整体提高了型钢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第三翼板内侧面与腹板底侧面的连接处呈平滑曲线过渡,第三翼板外侧面与腹板上侧面的连接处呈平滑曲线过渡,第一翼板内侧面与腹板上侧面的连接处呈平滑曲线过渡。此种设计的优点:应用在叉车门架系统中,连接处呈平滑曲线过渡使受力更均匀,整体弯曲应力和局部应力数值更趋于平衡,安全系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5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侵入式家庭用电负荷分解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二极管插接设备及导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