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巯基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0721.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学农;梁嘉碧;周治宇;周洪文;钟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一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C08J3/075;C08L5/08;A61L27/20;A61K8/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巯基 透明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率巯基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是一种独特的线性大分子酸性粘多糖,由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双糖单位玻尿酸(Hyaluronan),又称糖醛酸,基本结构是由两个双糖单位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大型多糖类。与其它粘多糖不同,它不含硫。它的透明质分子能携带500倍以上的水分,为目前所公认的最佳保湿成分,目前广泛的应用在保养品跟化妆品中。
透明质酸本身带有负电荷,它的水溶液为粘弹性流体,填充在细胞与胶原纤维空间之中且覆盖在某些表皮组织上。在动物体,其主要功能乃保护及润滑细胞,调节细胞在此粘弹性基质上的移动,稳定胶原网状结构及保护它免于受到机械性的破坏。因为透明质酸为天然性润滑以及吸震高分子,在肌腱、肌腱鞘及粘滑膜表面作为润滑剂。
它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化学修饰的多样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医药领域。
公开号为CN13285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联的透明质酸和它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由提取的或生物合成的天然的线状透明质酸中活化了的羧基与多胺尤其是二胺反应而制得的。本发明的交联透明质酸可任选地硫酸化或半琥珀酰化,可用来作为滑液、玻璃体液的代用品,药物控制释放的基质,愈合剂与抗粘连剂,并可用来制备血管的修复物,混种生理器官,愈合用器材,眼科与耳科用的组合物,假体,(体内)植入物和医用器材。
公开号为CN18826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疾病治疗中乙酰透明质酸合成的调节和降解,提供了组合物和方法,用于调节编码主要参与乙酰透明质酸代谢的HA合酶(HAX)和其他酶或者受体的遗传物质;或者用于调节合成或者降解乙酰透明质酸,包括HAS功能或者活性的蛋白质。组合物包括或包含核酸分子和相互作用分子例如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以及HAS底物类似物。本发明还涉及细胞增殖的调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症性病患包括过度增殖性病况例如但是不止限于,癌症和银屑病。
公开号为CN1013168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化透明质酸,提供能够与透明质酸等阴离子性材料形成聚离子络合物的、更接近于人体成分的阳离子性高分子。本发明的阳离子化透明质酸的特征在于:透明质酸的羟基的氢原子的至少一部分被具有季铵阳离子基团的基团取代。该阳离子化透明质酸可以通过使缩水甘油基三烷基卤化铵等阳离子化剂与透明质酸反应来合成。本发明的阳离子化透明质酸在水共存下与透明质酸等形成聚离子络合物。
公开号为CN1022260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联透明质酸凝胶的制备方法,二乙烯基砜先与聚乙二醇结合成新的交联剂,再与透明质酸分子发生反应而成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较长的半衰期,且颗粒细小均匀,适合整形美容,组织填充,骨关节润滑或药物缓释制剂等。
公开号为CN10232125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季铵碱参与合成的高交联度透明质酸及其工艺方法,透明质酸(HA)的交联反应采用的交联剂为1,2,7,8-二环氧辛烷(DEO),以季铵碱作为碱催化剂与相转移催化剂的结合体,采用氧化法或者乙醇法合成季铵碱;用盐酸调节至微酸性。此先碱后酸的交联过程确保了透明质酸的羟基与羧基均能参与交联。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简单,交联剂利用率高,凝胶的热稳定性较好,无菌无毒无热原,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公开号为CN1015914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与琼脂糖凝胶连接的方法,透明质酸与己二酸二酰肼合成透明质酸-己二酸二酰肼衍生物,用高碘酸钠对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进行活化,得到含有醛基的琼脂糖凝胶,将透明质酸-己二酸二酰肼与含有醛基的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透明质酸与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连接物。
公开号为CN10315714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煅烧骨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0.1-2mm;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选自胶原、甲壳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藻酸钙、纤维蛋白、弹性蛋白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骨修复材料具有明显的引导骨愈合的作用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易于塑形且来源丰富,解决了人工合成材料在孔隙率、孔隙交通、孔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题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一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一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0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