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卫星通讯的密码锁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8534.1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泉;李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红雏鹰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卫星 通讯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码锁,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卫星通讯的密码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密码锁,是指射频密码锁,使用时,将钥匙靠近电子锁,如果钥匙发出的射频与电子锁的一致,锁即被开启,否则锁仍处于关闭状态。
这种射频密码锁存在的缺陷是:
一、存在钥匙实体,必须将钥匙靠近电子锁,方能进行开锁,开锁不方便;
二、只要有了钥匙,无论是何人持有钥匙,都可以开锁,安全性差;
三、依靠射频开锁,密码容易被破解,钥匙可复制性高,安全性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用研发了一种开启方便、安全性高的密码锁,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卫星通讯的密码锁,既方便开锁,又提高锁的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移动卫星通讯的密码锁,在电子锁中安装控制器、存储器和SIM卡,控制器与电子锁、存储器和SIM卡连接,SIM卡通过卫星、移动和无线通讯网络接收手机电话,并将接收到的电话号码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存储器中的预存号码进行比较,如果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存储器中的预存号码一致,控制器即控制电子锁开启,反之则电子锁仍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SIM卡中存有用户ID,密码锁还配设数字平台,数字平台存储了与密码锁的SIM卡一一对应的用户ID,数字平台通过卫星、移动和无线通讯网络与密码锁的SIM卡连接,用户在数字平台上通过卫星、移动和无线通讯网络一一对应地将预存号码发送至具有相同用户ID的密码锁的SIM卡上,再通过控制器将预存号码存入存储器中。
所述电子锁和控制器中还各设有延时开关,控制器通过延时开关与电子锁连接,由延时开关控制电子锁的开启时间,超过延时时间,即关闭电子锁。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是应用卫星、移动和无线通讯网络及功能和互联网技术,采用2组11位数手机号码(SIM卡自身号码和预存号码)控制开锁,用户的手机与密码锁终端SIM卡进行主叫和被叫双向识别、解码,当SIM卡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存储器中的预存号码一致,解码识别正确,控制器即控制电子锁开启,反之则电子锁仍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的射频密码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没有传统的钥匙实体,采用手机拨号开锁,只要拨通SIM卡,双向识别、解码后,即能进行开锁,开锁十分方便;
二、没有了钥匙,不存在钥匙丢失的情形,安全性高;
三、在全球移动通讯、互联网和根服务器没有被叫号码的任何预存数据痕迹,彻底杜绝“黑客”侵入;
四、依靠手机拨号,双向识别和解码,2组11位数号码组成的密码即:11位数的2次方,难以破解,安全性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基于移动卫星通讯的密码锁10,在电子锁1中安装控制器2、存储器3和SIM卡4。
控制器2与电子锁1、存储器3和SIM卡4连接。SIM卡4通过卫星、移动和无线通讯网络接收手机电话5。存储器3存了用于识别能否开锁的预存号码。SIM卡4具有自身的特定号码。
使用时,用户使用手机电话5应用卫星、移动和无线通讯网络拨打SIM卡4的特定号码,SIM卡4将接收到的电话号码传送至控制器2,控制器2将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存储器3中的预存号码进行双向识别比较,如果SIM卡4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存储器3中的预存号码一致,控制器2解码,控制电子锁1开启,反之则电子锁1仍处于关闭状态。
为了使密码锁10控制更安全,在电子锁1和控制器2中还各设有延时开关6,控制器2通过延时开关6与电子锁1连接,当SIM卡4接收的电话号码与存储器3中的预存号码一致时,由延时开关6控制电子锁1的开启时间(如可以设定10-60秒),超过延时时间,即关闭电子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红雏鹰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红雏鹰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8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