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47797.2 申请日: 2013-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3772071A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汪庭府;汪君华 申请(专利权)人: 汪庭府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347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麦 专用肥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肥料,特别涉及一种小麦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肥料作为农作物的重要“食粮”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温饱问题;二是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生活水平;三是保障耕地质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化肥生产成本占农业物资成本50%以上和化肥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面源污染的50%以上,农民在盲目施肥和不合理施肥的情况下,不仅中央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被化肥价格上涨所抵消,影响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现在还没有关于小麦的专用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生物制剂是一类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的有益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及真菌经过人工纯化及富集培养之后制成具有特殊用途的添加剂。 

本发明中,土壤调理剂指原材料有机物料,纤维素类型土壤土壤调理剂的主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分于量很大,不溶水,用碱液加温处理后,即生成纤维糊,这种制剂称为纤维素黏液;纤维素分子内具有游离的羧基,能被甲基、羧基甲基取代,还可制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也可与酸作用生成纤维素 酯类。纤维素类土壤土壤调理剂施入土壤后,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不需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反应,即转化不液性纤维素,它能使分散无结构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团粒,并能提高土壤的持水量,改善土壤空气状况。 

本发明中,增效剂采用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08064.4(发明名称,一种生物增效剂,公开日期2012年5月2日)中所述的增效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提供一种小麦专用肥,该小麦专用肥可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缩短成熟期,增加产量,节约劳动力成本,缓解地下水的污染,保证粮食、食品安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专用肥,由以下原料成份制成: 

硫酸铵100Kg、尿素263Kg、磷酸一铵69Kg、过磷酸钙250Kg、钙镁磷肥25Kg、氯化钾116Kg、硼砂20Kg、氨基酸鳌合锌、锰、铁15Kg、生物磷钾菌肥50Kg、氨基酸30Kg、生物制剂25Kg、增效剂12Kg和土壤土壤调理剂25Kg。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小麦专用肥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权利上述小麦专用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钙镁磷肥、硼砂分别进行粉碎和分筛; 

②根据小麦和土壤各养份的盈亏状况进行电脑配方计算得出各物质量; 

③按计算出的各物质量取各物质,加入高效混合机内进行机械混合后制粒,混合采用干粉混合法; 

④计量、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千克小麦子粒,春小麦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3∶1.5,吸收氮(N)35-40千克、磷(P205)12-14千克、钾(K20)50-60 千克;夏小麦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4∶0.5∶1.3-1.5,吸收氮(N)25-27千克、磷(P205)11-14千克、钾(K20)37-42千克。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特点不同,春小麦与夏小麦相比,夏小麦对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小麦苗期(拔节前)吸氮仅占总量的2.2%,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抽穗后)占46.6%;夏小麦苗期吸氮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春小麦吸氮,苗期占总吸收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夏小麦苗期吸收磷占10.5%,中期占80%,后期占9.5%。小麦对钾的吸收,春、夏小麦均在拔节后迅速增加,且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小麦对锌敏感,施适量的锌可提高产量。 

小麦营养诊断是科学施肥的基础,本发明根据小麦和土壤各养份的盈亏状况确定小麦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肥料品种及其配合比例,核心技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小麦专用肥技术。 

生物制剂中有益菌它能发挥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氧等。从而起到能降解动物的排泄物、残留饵料,改善土壤肥力,除恶臭,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迅速的分解C02、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为其他生命生长繁殖提供充分的培养。消除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庭府,未经汪庭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