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米曲霉菌株及其孢子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693.1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春;张旭;葛英;刘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3/00;C12R1/6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霉 菌株 及其 孢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曲霉菌株及其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生存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己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主题。现代农业(增施水肥、改良品种、集约化栽培、化学化、机械化)的高投入高产出的掠夺式运作方式已经说明是极其有害的。实践证明,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紧密结合才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自80年代美国人提出根际促生菌以来,某些根际微生物对作物的促进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具体作用主要有4个方面:①影响作物根细胞的渗透性;②影响根际代谢活动;③微生物对根分泌物的吸收作用;④改变营养物质对植物的有效性。
无论是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微生物对植物的作用都是通过各种酶类及代谢产物作为介质而起作用的。虽然各国科学工作者对根际促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促生菌通过何种介质对作物及病原菌发生作用,尚无确切研究。因此,深入研究根际促生菌代谢产物对作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分子结构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明确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对仿生合成及微生物基因工程改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正向调控菌剂的研制成功,在理论与实际上都将有重大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米曲霉菌株,该菌种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米曲霉菌株孢子粉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米曲霉菌株是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米曲霉SDKYSW-1#,米曲霉菌株已于2013年9月16日,保藏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保藏号为CGMCC No.8195。
米曲霉菌株是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苗圃土壤中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分离获得。
本发明所述的米曲霉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土样采集:从土壤表层到15cm处取样200g,一个地点采几个样本,混合过粗筛,取25g作分离用;
二、米曲霉的分离:
1、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锅、烘干箱、培养箱、电子天平、搪瓷杯、烧杯、分装漏斗、试管、吸管(10ml)、吸尔球、玻璃棒、棉花、线绳、报纸、培养皿、三角瓶(100ml)、玻璃珠、移液器(1ml)、吸头、药勺、接种针、酒精灯。
2、药品:
可溶性淀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酪蛋白,氢氧化钠、甲酚红、米曲霉。
分离用平板培养基制备:酪蛋白1.25g,磷酸二氢钾0.2g,硫酸镁0.15g,0.05M氢氧化钠60ml,琼脂7.5g,甲酚红指示剂30ml,水500ml,PH自然。
3、试剂配制:
(1)0.05MNaOH配制:称取NaOH,50g溶于50ml无CO2的水中,搅拌均匀,注入密闭的容器中,放置溶液至清亮,按表1规定,取上层清液用无CO2的水稀释至500ml摇匀。
表1NaOH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