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阀及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043.7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8;F16K1/44;F16K27/12;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机械的润滑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阀及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机械中的润滑系统对混凝土机械中混凝土缸的活塞、分配阀的轴承和密封、搅拌装置的轴承和密封等具有润滑保护的功能。如图1所示,现有混凝土机械中的润滑系统一般包括盛放润滑油或润滑脂等润滑介质的油箱01,与油箱01连通的润滑泵02,以及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的单向阀03、过滤器04、分油器05和润滑终端06;油箱01将其内的润滑介质输送至润滑泵02中,润滑泵02对其内的润滑介质进行加压,并将加压后的润滑介质通过单向阀03输送至过滤器04进行过滤,经过滤器04过滤后的润滑介质被输送至分油器05中,然后再由分油器05将润滑介质输送到各润滑终端06。
但是在现有混凝土机械的润滑系统中,经常会出现润滑系统的压力不足以克服管道内阻力的情况,从而导致润滑介质不能到达润滑终端06进行润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润滑介质在输送管道内流动的阻力太大,使得润滑泵02的出口压力不足以克服输送管道对润滑介质的阻力,造成润滑介质不能到达润滑终端06;2)润滑泵0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出口压力会逐渐降低,使得输送管道内润滑介质的压力降低,导致润滑介质不能被输送到润滑终端06,从而影响了润滑终端06处各部件的性能。
因此,混凝土机械的润滑系统中需要一种在润滑介质输送过程中对其进行再次加压的装置,以使润滑介质能够顺利的输送至润滑终端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阀及润滑系统,其中,增压阀可以对润滑系统输送管道内的润滑介质进行增压,从而使润滑介质可以顺利到达润滑系统的润滑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阀,包括:
阀体,沿所述阀体的延伸方向,所述阀体内部依次形成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且所述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通过过油孔连通;
安装于所述阀体两端的第一阀盖和第二阀盖,其中,所述第一阀盖与所述第一阀腔相对,且所述第一阀盖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的进油孔;所述第二阀盖与所述第二阀腔相对,且所述第二阀盖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的出油孔;
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往返于所述第一阀盖与所述过油孔进油端之间的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部件,常态下,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部件的弹性作用下,所述阀芯朝向所述第一阀盖的一端将所述第一阀盖的进油孔封堵;所述阀芯的周向侧面与所述阀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延伸方向与所述阀芯的轴线平行的油槽;
设置于所述第二阀腔内、与所述阀体形成单向阀结构的具有阀孔的锥阀芯,所述锥阀芯与所述第二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部件,常态下,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部件的弹性作用下,所述锥阀芯朝向所述第一阀盖的一端将所述过油孔封堵;所述锥阀芯背离所述第一阀盖的一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阀芯朝向所述第一阀盖的一端面的面积。
本发明提供的增压阀在压力脉冲期时,增压阀贯通的瞬间,可以将最先通过增压阀的润滑介质的压力按照增压比λ=Pb/Pa=Sa/Sb进行提升,增压效果明显,尤其是在润滑泵出口压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压阀的润滑介质形成的高压脉冲快速打通输送管道内的油路,减少了堵管问题的出现,进而提升润滑系统克服输送管道内的阻力顺利将润滑介质输送至润滑终端的能力。
优选地,所述阀芯朝向所述过油孔的一端凸起形成一沿所述阀芯轴线方向延伸的柱体结构,以便于阀芯滑动到过油孔的进油端时将过油孔封堵。
为了增强阀芯在增压完成后对过油孔的封堵效果,使阀芯将过油孔封堵的更为紧密,以防止润滑介质由第一阀腔通过过油孔进入第二阀腔,优选地,所述柱体结构朝向所述过油孔的一端面为锥面,当所述阀芯滑动到所述过油孔的进油端时,所述阀芯通过所述柱体结构的锥面将所述过油孔的进油端封堵。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复位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柱体结构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腔中远离所述第一阀盖一侧的侧壁相抵。弹簧的耐疲劳性能较高,能够降低阀芯往复移动时对弹簧反复施力而造成弹簧失效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产品质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盖上进油孔的出油端为喇叭口结构,所述阀芯朝向所述第一阀盖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喇叭口结构的内侧面相匹配的锥面。阀芯第一端的锥面与喇叭口结构的内侧面相抵,增大了阀芯和进油孔出油端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阀芯对进油孔的封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