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窑筒体内衬筑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855.2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银;陈雯;唐鑫;段清泉;李吉利;严小虎;张立刚;王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8 | 分类号: | F27B7/2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0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体内 衬筑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回转窑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回转窑筒体内衬的筑炉方法。
背景技术
回转窑起源于水泥,1885年英国人ERansome发明了回转窑,使得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回转窑应用的研究,很快回转窑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业领域,例如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回转窑广泛应用用于对固体块状(粉状)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并在这些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相应企业生产的核心设备。
回转窑一般是由窑头箱、窑尾箱、筒体、支撑装置、传动装置及其它辅助装置组成。回转窑筒体上安装有辊圈和齿轮,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因此,回转窑是较好的传热传质和物料输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散状物料的高温处理工艺。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要求,回转窑的操作温度不同,一般在500℃~1400℃。为此,回转窑必需进行保温,即需要在筒体、窑头箱和窑尾箱内部砌筑耐火保温材料,而且筒体内衬耐火保温材料对于回转窑的使用寿命、作业率、生产过程能耗至关重要。由于筒体是在高温下转动,筒体内衬耐火材料容易损坏,且所砌筑的耐火材料重量必须控制,一直以来,人们致力于优化回转窑内衬结构、强化内衬强度、控制内衬重量、降低筒体散热。
现有的回转窑筒体筑炉方式有很多种,如耐火砖砌筑、耐火浇注料浇注、耐火砖+隔热板砌筑、浇注料+隔热板浇注等等。这些筑炉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回转窑筒体是需要转动的,耐火材料重量必须控制,以便合理设置回转窑传动系统功率,为此,必须控制炉衬厚度。回转窑筒体内衬厚度一般在200~220mm,耐火砖、浇注料导热系数较大,全耐火砖砌筑或全耐火浇注料浇注的炉衬保温性能较差,筒体散热较大,造成工艺能耗的增加;而且,耐火砖和浇注料密度较大,筒体耐火材料较重,需要较大的传动功率,增加了工艺电耗。
(2)耐火砖在制作中,各砖的尺寸不可能没有偏差,采用耐火砖砌筑回转窑,筒体内衬必然存在有砖缝,这些砖缝导致工艺能耗的增加。
(3)长期运转过程中,筒体和耐火砖在高温下可能变形,从而导致耐火砖脱落,使高温气体(物料)直接接触筒体钢板,出现红窑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筒体使用寿命,也大幅度增加工艺能耗。
(4)在回转窑的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与惯性力的影响,耐火砖对其下部的隔热板造成碾压冲击破坏,致使隔热纤维板容易粉碎而损坏,失去其隔热效果,并造成耐火砖的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施工方便、低成本、可提高回转窑隔热性能、降低回转窑能耗、降低回转窑热损失的回转窑筒体内衬筑炉方法,还可以避免因掉砖引起的红窑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转窑筒体内衬筑炉方法,其步骤为:
(1)沿回转窑筒体的直径方向画一个以上的圆圈,将回转窑筒体分为若干段;再沿回转窑的轴线方向在回转窑筒体上画若干条平行直线,将上述各段回转窑筒体分为若干条;
(2)将耐火浇注块与耐火隔热块进行组合,形成耐火组合块;
(3)沿回转窑筒体轴线方向画好的直线,将耐火组合块焊接在回转窑筒体上,并在本段回转窑筒体内安装一列耐火组合块;
(4)重复上述步骤(3),安装好若干列的耐火组合块;安装了耐火组合块的筒体圆弧长度约为回转窑筒体整体周长的1/5~1/3;
(5)在安装了耐火组合块的筒体条缝中焊接锚固件;
(6)在焊接了锚固件的筒体条缝中安装耐火隔热板;
(7)在安装了耐火隔热板的条缝中填满调制好的耐火浇注料,并将耐火浇注料振实;
(8)待各条缝中耐火浇注料干燥、固化后,即完成该区域回转窑筒体内衬耐火材料的筑炉施工;
(9)转动回转窑1/5~1/3圈,且每次回转窑的转动最大不得大于1/3圈,重复上述步骤(3)~(8),进行下一区域的筑炉施工;
(10)重复上述步骤(9),完成本段回转窑筒体的筑炉施工;
(11)从回转窑出料端开始,依次在各段重复上述步骤(3)~(10),直至完成整个回转窑筒体内衬的筑炉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同一列的耐火组合块紧密安装,相邻耐火组合块的砖缝要求≤3mm;相邻两列耐火组合块之间的距离为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外预应力筋张拉力精确测试方法
- 下一篇:调度请求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