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的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2252.2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B3/04 | 分类号: | B60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的车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包括辐板和轮辋。为了将车轮安装在轮毂上,通常在辐板上开设中心定位孔和螺杆安装孔。安装时,将轮毂轴头套装在中心定位孔中,并将螺杆穿过螺杆安装孔,以连接辐板和轮毂。辐板的固定部由于需要同时承受紧固力、定心力以及工作应力,所以需要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产生疲劳裂纹或断裂,从而导致辐板损坏,缩短了车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机动车的车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的车轮,该车轮包括辐板和轮辋,所述轮辋环绕所述辐板布置且与所述辐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辐板的固定部上凸设有第一加强体。
所述第一加强体朝向所述辐板的外侧凸出形成。
所述第一加强体上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辐板的固定部上凸设有螺帽基座。
所述辐板的固定部上凸设有第二加强体,该第二加强体与所述螺帽基座连接。
所述螺帽基座和第二加强体朝向所述辐板的外侧凸出形成。
所述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沿所述辐板的径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为多个,该多个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在所述辐板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来提高辐板的固定部的强度,分散辐板的固定部所承受的应力,防止疲劳裂纹或断裂的产生,从而避免辐板损坏,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可以提高辐板的承载能力,在辐板厚度减小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所需的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车轮的重量。
3、本发明第一加强体上的散热孔还可以在车轮的使用状态下方便地散出制动器的热量,提高制动效果,防止车轮爆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机动车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一种机动车的车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辐板;2:轮辋;3:固定部;4:第一加强体;5:散热孔;6:螺帽基座;7:第二加强体;8:轮毂;9:螺帽;10:螺杆;11: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机动车的车轮,该车轮包括辐板1和轮辋2,所述轮辋2环绕所述辐板1布置且与所述辐板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板1的固定部3上凸设有第一加强体4。
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加强体4来提高辐板1的固定部3的强度,分散辐板1的固定部3所承受的应力,防止疲劳裂纹或断裂的产生,从而避免辐板1损坏,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轮,可以提高辐板1的承载能力,从而在辐板1厚度减小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所需的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车轮的重量。
为了方便布置,所述第一加强体4朝向所述辐板1的外侧凸出形成。作为选择,第一加强体4也可以朝向辐板1的内侧凸出形成。
在车轮的使用状态下,为了方便地散出制动器的热量,提高制动效果,防止车轮爆胎,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体4上设置有散热孔5。如图2所示,散热孔5穿透第一加强体4形成。散热孔5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常情况下,散热孔5为圆形。
所述辐板1的固定部3上凸设有螺帽基座6。这样,在连接辐板1与轮毂8时,可以将螺杆10穿过螺帽基座6,通过螺帽9紧固辐板1和轮毂8,并使螺帽9座落于螺帽基座6中,从而稳定螺帽9的位置。螺帽基座6的形状只要与螺帽9相互匹配即可。螺帽基座6通常为多个,该多个螺帽基座6在辐板1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为了提高螺帽基座6的强度,避免螺帽基座6损坏,优选地,所述辐板1的固定部3上凸设有第二加强体7,该第二加强体7与所述螺帽基座6连接。
为了方便布置,优选地,所述螺帽基座6和第二加强体7朝向所述辐板1的外侧凸出形成。作为选择,螺帽基座6和第二加强体7也可以朝向辐板1的内侧凸出形成。
第一加强体4和第二加强体7可以以各种形式和方位布置,为了方便布置且提高第一加强体4和第二加强体7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体4和第二加强体7沿所述辐板1的径向方向延伸。
第一加强体4和第二加强体7为多个,该多个第一加强体4和第二加强体7在所述辐板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辐板1的固定部3的整体强度,布局比较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称重结构的自动搅拌容器
- 下一篇:根茎类中药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