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光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6277.5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明;李蔓;牟永强;翟睿琼;李涛;田东波;徐坤博;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5/32 | 分类号: | C09D5/32;C09D7/12;B05D7/24;B05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吸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宇航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材料的高光吸收的涂层材料以及采用激光处理工艺进行该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光吸收材料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如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效吸收体和发射体、星载红外探测系统的辐射探测器、辐射测量设备的定标样、光捕捉器等等。最理想的高光吸收材料是黑体,它是一种可以吸收所有入射光而没有反射和透射现象的理想物体。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黑体是不存在的,通常只能采用高光吸收的黑色漆类涂层材料作为类黑体材料应用。
首先,在高分辨的对地、对天观测遥感相机上,光路系统的内壁需要涂覆高光吸收的材料涂层,以减少杂散光对成像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其次,高光吸收材料的漆类涂层还是航天器重要的热控涂层材料,可以用来控制航天器温度。第三,高光吸收漆类涂层还是制备热沉设备必不可少的材料,用于模拟冷黑背景。除了航天领域以外,高光吸收漆类涂层在其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高光吸收材料已经获得很大的进展,例如在2002年,Brown等人利用化学镀方法研制出镍-磷高吸收材料的黑膜,但该膜仅能反射0.16%的光。此外,近期又发现碳纳米管阵列是理想的黑体材料。但是这类材料属于非漆类材料,与漆类材料相比工程应用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将其制备成黑体材料的工艺。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光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碳纳米管为颜料,有机物为粘合剂,制备黑色漆类材料,并通过激光处理过程得到的涂层表面具有锥体形状的表面特性。该材料的表面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光吸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碳纳米管为颜料的高光吸收材料,包括由其制备的涂层。该高光吸收材料制备的涂层表面经过激光处理后具有锥体形状的表面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纳米管为颜料的高光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激光处理,使得得到的高光吸收材料的涂层具有锥体形状的表面特性,该制备方法简单,且高效。涂层的表面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涂层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光吸收的黑色漆类材料,以碳纳米管为颜料,有机物为粘合剂,碳纳米管与粘合剂的重量比例为1:20至1:1之间,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粘合剂中。
其中,碳纳米管选用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直径在1-3nm,多壁碳纳米管的外径在5-50nm。
其中,粘合剂为树脂材料,如丙烯酸树脂。
其中,碳纳米管通过超声波对其与粘合剂的混合液进行处理以使它均匀分散在粘合剂中。
一种高光吸收的黑色漆类材料涂层,通过将上述黑色漆类材料涂覆在部件的表面形成。
其中,所述涂层在涂覆后进一步利用激光对其表面进行辐照处理,激光波长选择在近紫外波段至可见光波段,辐照在材料表面的激光能量在0.1J/cm2-5J/cm2之间。
其中,所述涂层具有锥体形状的表面,光吸收率在95%以上。
一种高光吸收的黑色漆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颜料与有机物粘合剂按照重量比例为1:20至1:1进行混合,然后进行超声波分散10分钟以上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粘合剂中。
其中,粘合剂为树脂材料,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
一种高光吸收的黑色漆类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纯化后的碳纳米管粉末样品与粘合剂混合,利用超声波对混合液进行均匀分散处理,处理时间5分钟至1小时,碳纳米管与粘合剂的重量比例为1:20至1:1之间,粘合剂为树脂材料,如丙烯酸树脂;
2)将混合液涂覆在待涂覆衬底或部件的表面上,并在自然状态下晾干;
3)利用激光对涂层表面进行辐照,激光波长选择在近紫外波段至可见光波段,辐照在材料表面的激光能量在0.1J/cm2-5J/cm2之间,经过激光辐照处理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漆层表面会形成锥体形状。
其中,激光辐照方向与材料涂层表面垂直。
其中,碳纳米管选用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直径在1-3nm,多壁碳纳米管的外径在5-50nm。
一种上述涂层的用途,该涂层用于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效吸收体和发射体、星载红外探测系统的辐射探测器、辐射测量设备的定标样或光捕捉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管氦质谱检漏的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航天器机械臂柔性随动控制重力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