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硬路面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4132.1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地形 充气 轮胎 花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特别指使用在中硬路面条件下的全地形车的充气轮胎胎面花纹。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全面发展,全地形车作为一种新兴的车辆类别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实用型的全地形车。越来越多热爱运动的消费者将其作为一种工作休闲运动的首选车型。实用型的全地形车成为一种常用的工作休闲用车,其常用地形为中硬土等路面。一般全地形车轮胎为考虑到其使用场合的特殊性,常在其胎面花纹样式上设计较大的排泥通道以实现足够的牵引性能,但其在中硬越野路面条件下行驶时易因较低的接地陆比造成舒适性能下降,同时因其单一花纹块刚性不足,在车辆驱动和制动过程中易产生花纹块蠕动的现象,影响胎面花纹的耐久性,从而导致轮胎牵引性能下降的趋势。因此一般全地形车轮胎较难满足中硬路面条件下车辆行驶时的牵引性和舒适性,达到性能的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硬路面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在提高轮胎在中硬地形路面条件行驶过程中牵引性能的同时又能确保足够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中硬路面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花纹单元,其中:各花纹单元包括位于胎面中部的两中心花纹块及分别位于胎面两侧的肩部花纹块;中心花纹块为横向概呈V字型的花纹块,两中心花纹块彼此沿轮胎周向及轴向依次对称设置且呈交替布置,二者的V字开口是朝向胎面两侧,同时两中心花纹块沿轮胎周向及轴向均设置有部分重叠;胎面肩部花纹块为一横向呈大V字型的花纹块,胎面两侧的肩部花纹块沿轮胎周向及轴向依次对称设置,并且V字开口是朝向胎面中心,肩部花纹块 V字的两端脚为主肩部花纹块和副肩部花纹块,且主肩部花纹块与副肩部花纹块周向长度均设置为由靠近胎面中心平面处向胎肩处逐渐增大后再逐渐减小。
所述各花纹单元的两中心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重叠距离设置为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的3%~25%;两中心花纹块沿轮胎轴向设置有部分重叠,即两中心花纹块之间的轴向重叠距离为胎面花纹宽度的3%~20%;所述中心花纹块的轴向外端与胎面中心平面的最大轴向距离设置为胎面花纹宽度的10%~25%。
所述各花纹单元的两中心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重叠距离设置为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的5%~15%;所述中心花纹块的轴向外端与胎面中心平面的最大轴向距离为胎面花纹宽度的12%~20%。
所述主肩部花纹块和副肩部花纹块的端部连接形成“V”形的连接部,连接部采用多个阶梯状设置;主肩部花纹块和副肩部花纹块上分别设置有细沟槽。
所述中心花纹块的前后边缘与胎面中心平面的周向夹角设置为50°~85°。
所述中心花纹块的前后边缘与胎面中心平面的周向夹角设置为60°~80°。
所述各花纹单元的两中心花纹块之间的主沟沟宽为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的10%~25%。
所述各花纹单元的两中心花纹块之间的主沟沟宽为单个花纹单元周向长度的12%~20%。
所述中心花纹块上设置有细沟槽。
所述中心花纹块与副肩部花纹块的轴向距离设置为胎面花纹宽度的2%~10%。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轮胎胎面花纹块及其相应排泥通道进行合理设置,即两中心花纹块彼此沿轮胎周向及轴向依次对称交替布置且采用开口朝向胎侧的横向V字形的外形设置,同时中心花纹块沿轮胎周向及轴向均设置有部分重叠可以提升轮胎行驶时的舒适性能和牵引性能;而肩部花纹块V字的两端脚为主肩部花纹块和副肩部花纹块,二者周向长度均设置为由靠近胎面中心平面处向胎肩处逐渐增大后再逐渐减小,可有效提升轮胎行驶的牵引性能和舒适性能,同时主肩部花纹块和副肩部花纹块的端部形成的V 形的连接部,可以提升轮胎在中硬路面条件行驶过程中的牵引性能,同时又能确保足够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轮胎的局部胎面花纹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中心花纹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中心花纹块周向重叠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中心花纹块轴向重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肩部花纹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4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头枕撑杆吊装式防撞安全收折桌板
- 下一篇:劈木机三片型固定式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