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007.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邵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友德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栽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耳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银耳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肝糖,营养成分相当丰富,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已经成为家家餐桌上的日常菜肴,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目前,一般都采用木屑、棉籽壳为基础,附加一些米糠、麦皮等原料培养银耳,但常规的种植原料资源越来越少,且营养成分单一,含量也较低,影响银耳的产量及营养保健价值,寻找新的原材料来代替或补充的现有的原料资源,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耳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银耳栽培基,原材料来源广,栽培出的银耳肉厚径宽、色泽透明洁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银耳栽培基,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甜象草25-40、橡胶籽饼10-15、金针菇菌渣20-30、板栗壳粉15-19、豆荚壳粉10-15、牛蒡皮5-10、菜籽粕20-26、酱油渣8-13、次粉4-8、石膏1-3、鸡蛋壳粉2-3、麦饭石粉1-2、营养添加剂5-10;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300-310、纳米碳0.1-0.2、蚕砂20-24、玉石粉10-14、川芎粉1-2、薏仁油1-2、铁矿渣粉1-2、茶多酚1-2、海带粉4-5、海藻粉20-24、葡萄叶5-7、板栗叶1-2、阳起石粉3-4、苹果酸2-3、面粉10-12;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粉碎并搅拌均匀即得。
所述的银耳栽培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甜象草、牛蒡皮分别破碎成粉合并,与板栗壳粉、豆荚壳粉混匀,得混合物,喷洒适量水至混合物含水量在20-25%之间,在105-115℃水蒸汽中蒸制20-30分钟,取出摊凉,与酱油渣混合投入发酵池紧压,加水淹没至投入物堆高的75-83%,密封发酵30-40天,发酵结束后,捞出发酵渣晒干,发酵余液待用;
(2)、将晒干发酵渣、发酵余液与其他剩余原料混合均匀,加适量水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40-50%,堆积发酵15-18天,期间每3天翻堆一次;
(3)、将发酵结束后物料再次加水调节含水量为62-72%,混合均匀后,直接装入食用菌袋内,每袋物重600-800克,扎封袋口,常规方式灭菌即得到栽培基料。
本发明的栽培基料,主料来源广泛,营养成分丰富,同时添加金针菇菌渣,易被菌体吸收,节约环保,降低成本,改变传统替代林木材料栽培,缓解林木资源压力,所得的银耳生物转化率高,营养更丰富,得到银耳肉厚径宽、色泽透明洁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银耳栽培基,由下述重量(kg)的原料组分制成:甜象草40、橡胶籽饼15、金针菇菌渣25、板栗壳粉19、豆荚壳粉15、牛蒡皮10、菜籽粕20、酱油渣13、次粉8、石膏3、鸡蛋壳粉3、麦饭石粉1、营养添加剂10;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高岭土300、纳米碳0.1、蚕砂20、玉石粉10、川芎粉2、薏仁油1、铁矿渣粉1、茶多酚2、海带粉4、海藻粉20、葡萄叶5、板栗叶1、阳起石粉4、苹果酸3、面粉10;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粉碎并搅拌均匀即得。
所述的银耳栽培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甜象草、牛蒡皮分别破碎成粉合并,与板栗壳粉、豆荚壳粉混匀,得混合物,喷洒适量水至混合物含水量在25%之间,在105℃水蒸汽中蒸制25分钟,取出摊凉,与酱油渣混合投入发酵池紧压,加水淹没至投入物堆高的78%,密封发酵40天,发酵结束后,捞出发酵渣晒干,发酵余液待用;
(2)、将晒干发酵渣、发酵余液与其他剩余原料混合均匀,加适量水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45%,堆积发酵18天,期间每3天翻堆一次;
(3)、将发酵结束后物料再次加水调节含水量为72%,混合均匀后,直接装入食用菌袋内,每袋物重800克,扎封袋口,常规方式灭菌即得到栽培基料。
实验数据
用本发明的银耳栽培基与常规的银耳栽培基栽培银耳比较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银耳栽培基,经过试验种植,每公斤银耳栽培基收获银耳量,比常规的栽培基增产近九成,而且银耳的耳体宽大、肉厚、洁白透白,耳肉质量高,转茬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友德,未经邵友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束器的窗口叶片组件、单层叶片组件及其限束器
- 下一篇:搁斜面用试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