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作马铃薯综合防霜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2323.2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才;倪石建;许永超;邵梅;张红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综合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冬作马铃薯综合防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种植技术与马铃薯的产量、病虫害的控制等有直接关系,冬作马铃薯种植技术对于产量的贡献就更为突出。冬作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已有部分研究,例如在2011年冯少辉等人就申请了针对气候适宜(无霜冻)、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结构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区的冬作马铃薯种植技术专利。戴亨仁等人研究了品种和农艺措施对南方马铃薯抗冻效果的影响,发现品种和栽培措施对产量表现出极为显著,施肥量与产量表现出显著,对马铃薯防冻避冻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为冬作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指导,但是却不能够解决霜冻地区种植技术难题。
云南省马铃薯冬作区生产面积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霜冻地区被用于冬作马铃薯的种植,加之常年以厢作生产为主,遭受不同程度的霜冻危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应用于冬作马铃薯生产中防治霜冻的措施,包括覆地膜、搭防霜棚、喷施防霜剂等措施,而这些措施增加了生产投入成本,却达不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降低农药使用量,成本低,收率高的冬作马铃薯综合防霜栽培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冬作马铃薯综合防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及整地:选择气候适宜无霜冻、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结构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块,用大型拖拉机犁地后再用改进的微耕机开沟,行距80cm;
(2)确定种植时间:根据霜期及生产种植期合理选取种植时间,种植时间控制在霜期前一个月;
(3)种薯处理:种薯打破休眠出芽后,将种薯切种每个切块至少有1个芽眼,每个切块重量在80g;
(4)施肥播种:在种植沟里施有机肥1.5吨/亩及种肥撒可富15:15:15 18kg/亩,硫酸钾15kg/亩,尿素:10.5kg/亩,施好肥后按15cm株距摆种,然后覆土7cm;
(5)覆土施肥:当出苗率达到40-50%时,对马铃薯苗进行覆土5cm,当苗覆土后苗高10cm时,追肥后再次对苗覆土5cm,按每亩撒可富15:15:15 18kg,硫酸钾15kg,尿素:10.5kg,进行追肥;
(6)田间管理:
a灌水润土促苗
种植后视土壤湿度、温度来定是灌水时间与灌水量,切块已长芽长根后才灌水;
b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当发现病害和虫害植株时,每7-8天用每亩30-40克的烯酰吗啉或每亩100克75%的百菌清兑水喷雾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每7-8天用每亩1000ml的1.8%阿维菌素或每亩100克的10%的吡虫啉交替施药来防控各种害虫;同时,当植株达到50cm时,可选用矮壮素对马铃薯控枝,控蔓。
(7)收获
当茎叶已变黄,生长期达到110天,收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效果明显,操作简单,降低农药使用量,成本低,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马铃薯出苗后覆土处理将苗埋在地下,减少了被霜冻的概率,有效的规避了霜冻,保证了成苗率,防霜效果十分明显。本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易行,可人工或大型机械操作,便于大面积推广运用。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有效降低马铃薯冬作区的霜冻危害,减少防霜农药的使用量。翻土进行覆土可以有效降低田间的杂草,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进行二次覆土可以有效减少青薯率,从而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冬作马铃薯综合防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及整地:选择气候适宜无霜冻、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结构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块,用大型拖拉机犁地后再用改进的微耕机开沟,行距80cm;
(2)确定种植时间:根据霜期及生产种植期合理选取种植时间,种植时间控制在霜期前一个月;
(3)种薯处理:种薯打破休眠出芽后,将种薯切种原则是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保证每个切块至少有1个芽眼,每个切块重量在80g左右;
(4)施肥播种:在种植沟里施有机肥1.5吨/亩及种肥撒可富15:15:15 18kg/亩,硫酸钾15kg/亩,尿素:10.5kg/亩,施好肥后按15cm株距摆种,然后覆土7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2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臂式可控限位气缸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瓦楞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