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酱油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0746.0 | 申请日: | 2013-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路 |
主分类号: | A23L1/238 | 分类号: | A23L1/238;A23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酱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羊肚菌酱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羊肚菌(Morchella)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草笠竹等,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
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 。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形成。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之功能,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等”(引自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1997年出版;也见李时珍《本草纲目》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羊肚菌酱油,迎合更多消费者对口味的追求,提高人们的喜食性,更会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肚菌酱油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羊肚菌酱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原料处理:
选取非硫磺熏制、无霉变、无异味的羊肚菌干品1千克,加水18千克或选取鲜羊肚菌1千克,加水9千克,在70-80℃下加热1小时,滤去残渣,得羊肚菌热水提取液,备用;
步骤(二)酱油制备:
取普通酿造酱油100千克,加羊肚菌热水提取液10千克、蔗糖5千克、花椒320克、胡椒320克、八角220克、桂皮140克、姜4.5千克,在90℃下加热1小时,过滤,加入0.15%-0.4%的防腐剂,即得羊肚菌酱油;
步骤(三)包装:
将步骤(二)制得的羊肚菌酱油在100℃下进行杀菌15分钟,冷却至90℃时装入透明玻璃瓶真空或充氮包装,即得羊肚菌酱油成品。
所述的一种羊肚菌酱油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羊肚菌酱油,味道鲜美,能促进食欲,而且具有羊肚菌的保健功能。
2、本发明方法制作简单,工艺易掌控,能够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路,未经张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0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表面波阵列传感器
- 下一篇:感应电阻、其制备方法及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