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茴香型袋泡茶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9986.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3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文明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武***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茴香 袋泡茶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茴香型袋泡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喝茶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携带方便、冲泡简单的袋泡茶成为一种新的茶饮模式。袋泡茶的新型包装模式,为我国茶叶远销国外提供了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应继续发扬传统茶文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使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
袋泡茶为茶叶深加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它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要求,也符合茶产业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广大茶生产企业及销售企业来说,如何提高茶叶质量,改进包装设计,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上茶叶科学研究表明我国的某些茶对于人体有很好的功效,比如绿茶有抗癌功效,这就为茶生产企业提供了方向,养生袋泡茶市场成为茶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着眼点。
目前,养生茶主要以中药配料为主,色泽深、口味苦,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美观、口感需求;同时,目前的养生茶以成品销售,多以瓶装为主,携带不便,极大限制了养生茶的发展,如果提供一种色泽淡、口味佳的养生袋泡茶,将解决现有养生茶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为将我国茶叶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
现有技术袋泡茶以养生为主,采用不同的配料组分,形成不同的口感和保健功能。CN103315106A号文件公开了一种降血压、降血脂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采用杜仲叶和苦丁茶为原料,经精细工艺制作而成,但是制作方法工序繁多,增加了投资成本,影响了其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泽淡、口味佳、开脾健胃的茴香型袋泡茶及其加工方法,以优质绿茶为原料,配合小茴香以及中药成分,采用精细反复回炒工艺,实现袋泡茶口味浓郁、色泽清淡、保健养生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茴香型袋泡茶,其主要组分包括:
所述的小茴香经温水浸泡除去“冲”味后待用,其方法是:用80℃的温水浸泡小茴香5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后、粉碎、过30目筛。
一种所述的茴香型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绿茶加工
(1)绿茶在清水洗净后晾干,然后蒸汽杀青3~5分钟;
(2)经杀青的绿茶转入烘箱中热风烘制,烘制温度为80~85℃,烘制时间为1~1.5小时;
(3)经杀青、烘制的绿茶摊凉后集中,盖上洁净棉布,经40~60min,原料芽、叶、茎内外水分重新分布均匀,转潮回软待炒;
(4)回潮后的绿茶转入烘箱中热风烘制,烘制温度为75~85℃,烘制时间 为2~3小时,然后降温至60~70℃,烘制1~1.5小时;
(5)烘制完成后,静置回温1.5~2小时,然后磨粒过30目筛。
2、中药原料加工处理
所述的蒲公英、木瓜、莲子洗净后,温水浸泡15~20分钟,然后烘制20~30分钟,烘制温度为65~75℃,摊晾2~3小时,然后再次烘制20~30分钟,烘制温度为60~70℃,最后静置回温1.5~2小时,然后磨粒过20目筛。
3、主辅料混合均匀,热封封口(2.5g/袋),置于包装盒内常温存放。
与现有养生袋泡茶相比,本发明袋泡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保留绿茶原有清香、圆润的口感,融合小茴香特有的香气,使茶香更浓郁、独特;
(2)采用烘制、回潮、烘制的工艺,使茶的色泽鲜亮、均衡、美观;
(3)采用中药配方,本发明袋泡茶具有开脾健胃,消食利便的功效,同时以小茴香的香气为本,药味消失,保持茶的清香、圆润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备料:绿茶40份、小茴香20份、蒲公英8份、木瓜8份、莲子3份。
按照上述配比备料,采用下面步骤制作袋泡茶:
1、绿茶加工
(1)绿茶在清水洗净后晾干,然后蒸汽杀青3分钟;
(2)经杀青的绿茶转入烘箱中热风烘制,烘制温度为80℃,烘制时间为1小时;
(3)经杀青、烘制的绿茶摊凉后集中,盖上洁净棉布,经40min,原料芽、 叶、茎内外水分重新分布均匀,转潮回软待炒;
(4)回潮后的绿茶转入烘箱中热风烘制,烘制温度为75℃,烘制时间为2~3小时,然后降温至60℃,烘制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文明;,未经叶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9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枣仁多梦康复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荷叶茶及其生产方法